一体化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4-21 17:33:32

  申请日2015.10.14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或中低浓度的中小型有机废水处理。本发明所述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进水管1、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污泥池3、竖沉池4、消毒池5、出水排放管6、压力进气管7、排气管线8、污水管线9、污泥回流管线10组成,进水管1、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污泥池3、竖沉池4、消毒池5、出水排放管6依次排布。通过本申请的实施增加了好氧池曝气器背压,提高了氧利用率;结合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解决了填料结饼问题;公布的重力投药装置,解决了加药发生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进水管(1)、推流 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污泥池(3)、竖沉池(4)、消毒池(5)、出水排放 管(6)、压力进气管(7)、排气管线(8)、污水管线(9)、污泥回流管线(10)组成, 进水管(1)、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污泥池(3)、竖沉池(4)、消 毒池(5)、出水排放管(6)依次排布;进水管(1)设置多点布水管(1a),推流式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的上方有人工口(2a),人工口(2a)的上端有密封盖 (2b),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的中部有与内壁固定连接的导流板(2f), 下部有与内壁固定连接的污泥档板(2c),底部有微孔曝气器(2d),曝气器(2d) 与压力进气管(7)连通,污泥池(3)上部设有上清液出口(3a),竖沉池(4)中部设 有中心进水管(4e),中心进水管(4e)的下口间隔连接布水反射板(4f),中 心布水套管(4b)穿过反射板(4f)中心并固定,中心布水套管(4b)套在中心布气管 (4a)外,开口位置低于中心布气管(4a),顶部设有排气管(4c),底部为底斜面 (4d),在最底部设有与污泥回流管线(10)连通的污泥泵(4g),排气管线(8)将中 心布气管(4a)与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的上部连通,污水管线(9)将 中心布水套管(4b)与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的上部出水堰连通,在推 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2)中,排气管线(8)的位置高于污水管线(9)的出水 堰,消毒池(5)中部设有与内部固定连接的导流隔板(5a),上部设有重力投药装 置(5b)、溶药器(5c)、漏水孔(5d),投药装置(5b)置于溶药器(5c)内;溶药器(5c) 进水口连通竖沉池出水堰,消毒池(5)上部外侧设有出水排放管(6)。

  说明书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或中低浓度的中小型有机废水处 理。

  背景技术

  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较广。

  下面对国内已公布有代表性专利或在市场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中国专利号201010548552.8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它 包括弹性填料、布水管、进水口、缺氧池、接触氧化池、连通管、二沉池、气提排泥 管、超排管和风机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12512.4公开了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 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消毒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378054.1提供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池、调 节池、水解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沉淀池、清水消毒池、污泥池。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10094.5公开了一种新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 主体、人孔、水解酸化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膜区。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12878.1公开了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间隔板将箱体的内部间隔为厌氧池和好氧MBR膜池,在好氧MBR膜池的内部设有MBR 膜组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108977.X公开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 方法,主要包括格栅池、调节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滤池Ⅰ、好 氧生物滤池Ⅱ、好氧生物滤池Ⅲ、竖流沉淀池和控制间,为地埋式立体一体化装置。

  综上所述各代表性专利申请都是在厌氧、缺氧、活性污泥法改良版的范畴内,这 些单元工艺组合如厌氧、缺氧用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上较理论化不切实际。因以上 专利申请较适合应用于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领域,而生活污水一般都经化粪池已产生 过厌氧、缺氧过程,何况进设备前还有调节池的缺氧(酸化水解功能)。

  关于消毒装置由于受管理部门要求目前市场中小型工程现场备制消毒液发生器较 普遍,由于发生器输送酸管路易整体老化使用寿命短,损环后修理麻烦,一般只能报 废,而人工投片剂始末浓度不均匀造成消毒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一体化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进水管、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 流化床、污泥池、竖沉池、消毒池、出水排放管、压力进气管、排气管线、污水管线、 污泥回流管线组成,进水管、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污泥池、竖沉池、消毒 池、出水排放管依次排布;进水管设置多点布水管,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 上方有人工口,人工口的上端有密封盖,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中部有与内 壁固定连接的导流板,下部有与内壁固定连接的污泥档板,底部有微孔曝气器,曝气器 与压力进气管连通,污泥池上部设有上清液出口,竖沉池中部设有中心进水管,中心 进水管的下口间隔连接布水反射板,中心布水套管穿过反射板中心并固定,中心布水 套管套在中心布气管外,开口位置低于中心布气管,顶部设有排气管,底部为底斜面, 在最底部设有与污泥回流管线连通的污泥泵,排气管线将中心布气管与推流式内循环 三相生物流化床的上部连通,污水管线将中心布水套管与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 床的上部出水堰连通,在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中,排气管线的位置高于污水 管线的出水堰,消毒池中部设有与内部固定连接的导流隔板,上部设有重力投药装置、 溶药器、漏水孔,投药装置置于溶药器内;溶药器进水口连通竖沉池出水堰,消毒池 上部外侧设有出水排放管。

  工作原理:

  调节池污水通过提升泵到进水管,经进水管上的多点布水管入推流式内循环三相 生物流化床,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为气、水、泥三相。通过竖沉池污泥回 流实现控制池内污泥浓度,结合微孔曝气器可实现好氧池长期稳定运行。微孔曝气器 可以选择现有微孔曝气器或各种新型微孔曝气器,可实现好氧池长期稳定运行。因曝 气时氧溶解与水压成正比,为此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人孔口要采用密封盖, 曝气后的出气通过管路设置在竖沉池中心进水管底部的反射板中心管口向上,要高于 竖沉池中心布水套管并固定在中心布水套管中,出气通过中心进水管溢出水面,为此 出气口水压可在1m以上,增加了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曝气器的背压;一般 3m高的好氧池,曝气水深2.6m左右,就可增加到近3.6m水深的曝气效果;废气通过 竖沉池上部排气管高空排放或净化处理;推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出水由堰口通 过管路通到设置在竖沉池中心进水管底部的反射板中心布水套管,中心布水套管中间 为中心布气管,中心布水套管口低于中心布气管口;竖沉池污泥通过泵实现回流至推 流式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剩余污泥由阀控制入污泥池,污泥池上清液经管路自 流入调节池;竖沉池溢流堰出水经加药系统处理后流入消毒池,消毒池内有若干块导 流奇数隔板,以防处理水短流消毒不彻底,消毒池处理后出水自流排放。

  以前各申请专利都属活性污泥法改良版如: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生物滤池、MBR 膜池(膜用酸反冲洗易老化)和目前市场现有技术都存在一些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一、 生物填料易结饼;二、膜式曝气器耐用性差,一般运行一年左右,膜孔就会撕裂变大 造成局部区域曝气不均匀;三、氧利用率低,由于好氧池有效水深直接影响曝气的氧 利用率,因曝气时氧溶解与水压成正比,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般是工厂制作,设 备高度受运输条件限制;四、加药发生器输送酸管路易整体老化使用寿命短。

  通过本申请的实施增加了好氧池曝气器背压,提高了氧利用率;结合推流式内循 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解决了填料结饼问题;公布的重力投药装置,解决了加药发 生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在推行乡村污水处理,而农村地区由于管理落后, 治理意识差,往往一旦设备运行后,坏了维修不及时,设备成为一种摆设,为此本专 利申请的实施对农村乡村污水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