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4-17 16:17:42

  申请日2015.04.29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顶面敞口的池体,所述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所述厌氧层和缺氧层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好氧层填充有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池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废水管道相连的进水口,所述池体的顶面敞口边缘开设有用于废水处理后回收的出水口。有益效果: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及氮、磷,不仅对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而且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管理便利性;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制作容易、造价低,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敞口的池体,所述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所述厌氧层和缺氧层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好氧层填充有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池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废水管道相连的进水口,所述池体的顶面敞口边缘开设有用于废水处理后回收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底部和厌氧层之间设置有用于从进水口流入的废水均匀进入厌氧层的布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层为固定于池体的底部的针孔布水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厌氧层取样口、缺氧层取样口和好氧层取样口,所述厌氧层取样口、缺氧层取样口和好氧层取样口自下而上分布并分别与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排除含磷污泥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好氧层底部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敞口边缘还设置有溢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延伸出池体的侧壁外接有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通过固定于池体内壁的挂架悬挂填充于好氧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为方体,其顶面和底面均为栅格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生物填料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球形或伞状。

  说明书

  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常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然而,现有的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即A2/O工艺是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方法,但由于设备体积大,回流污泥中含一定的溶解氧,影响厌氧释磷过程,脱氮除磷效果难于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二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但生物膜实际数量随负荷而变化,当负荷过高时,形成的生物膜过厚,易堵塞填料。通常废水仅经过一级生物处理后出水水质较差,而需要进行多级处理,否则很难达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降解。

  因此,如何优化处理工艺,提高有机物去除效率,减少装置的复杂性,实现高效一体化处理是当前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有益之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降解。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紧凑、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不仅对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而且工艺流程简单、便于管理,同时处理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一体化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顶面敞口的池体,所述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所述厌氧层和缺氧层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好氧层填充有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池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废水管道相连的进水口,所述池体的顶面敞口边缘开设有用于废水处理后回收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底部和厌氧层之间设置有用于从进水口流入的废水均匀进入厌氧层的布水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水层为固定于池体的底部的针孔布水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厌氧层取样口、缺氧层取样口和好氧层取样口,所述厌氧层取样口、缺氧层取样口和好氧层取样口自下而上分布并分别与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排除含磷污泥的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好氧层底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顶面敞口边缘还设置有溢流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氧层和好氧层之间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延伸出池体的侧壁外接有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浮生物填料通过固定于池体内壁的挂架悬挂填充于好氧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架为方体,其顶面和底面均为栅格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浮生物填料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球形或伞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厌氧层、缺氧层和好氧层,以及厌氧层和缺氧层均填充活性炭、好氧层填充悬浮生物填料,采用A2/O工艺、生物滤池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结合技术,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高效去除、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而且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管理便利性;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制作容易、造价低,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诸多优点。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