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9.23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20;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管路、重金属处理装置、反应槽、出流管路、膜生物反应器和出水管路;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絮凝-吸附罐、沉淀池、多介质过滤罐、螯合反应装置和电解池;反应槽内设有用于处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的硝化菌、自营性脱硝菌及异营性脱硝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通过设置重金属处理装置去除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从而保证了微生物处理含氨氮废水的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最大限度保证微生物的循环利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管路(1)、重金属处理装置(2)、反应槽(3)、出流管路(4)、膜生物反应器(5)和出水管路(6);
所述重金属处理装置(2)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絮凝-吸附罐(21)、沉淀池(22)、多介质过滤罐(23)、螯合反应装置(24)和电解池(25);
所述反应槽(3)内设有用于处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的硝化菌、自营性脱硝菌及异营性脱硝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絮凝-吸附罐(21)内设有絮凝剂PAM,所述沉淀池(22)内设有壳聚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过滤罐(23)内从上往下设有装填高度比例为1:2的无烟煤与石英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反应装置(24)设有能与重金属发生螯合反应的大分子有机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25)的阴极和阳极均为铁板,所述电解池(25)内设有氢氧化亚铁胶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3)的底部还设有曝气装置(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5)与反应槽(3)之间还设有回流管路(7)。
说明书
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化工业、半导体制造业、LCD制造业、LED制造业等工厂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而所谓的氨氮是指以氨(NH3)或铵(NH4+)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此等氨氮是各类型氮中危害影响最大的一种形态,是水体受到污染的指标,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危害表现在多个方面。与化学需氧量(COD)一样,氨氮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氨氮氧化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使水体发黑发臭。氨氮中的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氨氮可被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氮,进
而分解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盐氮容易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的亚硝胺。同时,氨氮也是水体中的营养素之一,其可为藻类生长提供营养源,增加水体优养化发生的机率。因此,对于富含氨氮的废水必须经过降解处理,才可对外进行排放。
目前以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设备普遍利用微生物降解氨氮,但是部分驯养时间较长的菌种容易随着出流水一起流出反应槽,导致这些菌种在反应槽内的驯养时间必须拉长,这样的问题必须得到改善。
另外由于工业含氨氮废水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有毒重金属,这些有毒重金属往往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氨氮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管路、重金属处理装置、反应槽、出流管路、膜生物反应器和出水管路;
所述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曝气絮凝-吸附罐、沉淀池、多介质过滤罐、螯合反应装置和电解池;
所述反应槽内设有用于处理氨氮废水中的氨氮的硝化菌、自营性脱硝菌及异营性脱硝菌。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絮凝-吸附罐内设有絮凝剂PAM,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壳聚糖。
进一步的,所述多介质过滤罐内从上往下设有装填高度比例为1:2的无烟煤与石英砂。
进一步的,所述螯合反应装置设有能与重金属发生螯合反应的大分子有机物。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均为铁板,所述电解池内设有氢氧化亚铁胶体。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的底部还设有曝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与反应槽之间还设有回流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通过设置重金属处理装置去除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从而保证了微生物处理含氨氮废水的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最大限度保证微生物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