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5.25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IPC分类号C02F9/10
摘要
一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第一过滤装置、消毒装置、框体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排出装置,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第一过滤网、第一挡板、第一弹簧、第二挡板、第一限定块、封闭板、第一管道及第一水泵,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弹簧、第一海绵块、第二过滤网、第三弹簧、第三过滤网、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框、散热框、加热棒、第四管道、第一阀门、第一支撑杆、第五管道、第二阀门,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集中块、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及定位杆,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框、第四弹簧、移动杆、第一竖杆、第五支架、第一推动杆,本发明能够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彻底的净化,净化效率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收集装置右侧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消毒装置、位于所述消毒装置下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第二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排出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容于所述收集箱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方的第一限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的封闭板、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第一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左右两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框、收容于所述消毒框内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消毒框下方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管道下方的第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架及位于所述集中块上方的定位杆,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刷毛、位于所述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第五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气缸,所述排出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三阀门、位于所述排出管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排出管右侧的斜杆、位于所述斜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固定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挡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左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限定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呈长方体,所述封闭板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的右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收集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上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框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消毒框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三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消毒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消毒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四管道的端部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消毒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一阀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消毒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设有第八通孔,所述集中块设有两个,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消毒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移动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九通孔,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所述刷毛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五管道的下方,所述第四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四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框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排出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呈竖直状,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所述排出管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排出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一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小区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造成人们生活环境的恶化。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位于所述收集装置右侧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消毒装置、位于所述消毒装置下方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第二过滤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排出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收容于所述收集箱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方的第一限定块、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右侧的封闭板、位于所述收集箱右侧的第一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左右两侧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框、收容于所述消毒框内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消毒框下方的第四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管道下方的第五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二阀门,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集中块、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架及位于所述集中块上方的定位杆,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刷毛、位于所述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四弹簧下方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第一竖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竖杆上的第五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右侧的气缸,所述排出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排出管、设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三阀门、位于所述排出管下方的支撑块、位于所述排出管右侧的斜杆、位于所述斜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固定架。
所述收集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收集箱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挡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侧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挡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挡板的左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限定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呈长方体,所述封闭板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的右表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收集箱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上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水泵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通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过滤网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
所述消毒框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消毒框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三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消毒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消毒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四管道的端部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消毒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一阀门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消毒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五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第四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设有第八通孔,所述集中块设有两个,所述集中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消毒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呈水平状,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所述移动框的下表面设有第九通孔,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所述刷毛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位于所述第五管道的下方,所述第四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四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框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气缸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呈长方体,所述底板水平放置,所述排出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八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呈竖直状,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端与所述排出管固定连接。
所述斜杆呈倾斜状,所述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排出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彻底的净化,净化效率高,并且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然后集中进行处理,节约资源,并且经过多重净化处理,使得净化后的水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水,符合国家排放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