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污泥脱水技术

发布时间:2018-3-1 10:22:42

  申请日2016.06.12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分解间、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消化装置、污泥脱水装置、工作间、排水间、二次污泥脱水间和干燥污泥储存间,所述污泥分解间内部设有污泥浓缩装置和污泥消化装置,所述污泥分解间一侧连接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一侧设有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一端连接污泥输送管,所述污泥输送管位于二次污泥脱水间内部,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内部设有二次污泥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消化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进入二次污泥脱水间,进行二次脱水,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脱水效果,进而达到更好的污泥脱水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分解间(9)、污泥浓缩装置(8)、污泥消化装置(10)、污泥脱水装置(7)、工作间(4)、排水间(3)、二次污泥脱水间(13)和干燥污泥储存间(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解间(9)内部设有污泥浓缩装置(8)和污泥消化装置(10),所述污泥分解间(9)一侧连接污泥脱水装置(7),所述污泥脱水装置(7)一侧设有污泥排出口(11),所述污泥排出口(11)一端连接污泥输送管(5),所述污泥输送管(5)位于二次污泥脱水间(13)内部,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13)内部设有二次污泥脱水装置(16),所述排水间(3)和二次污泥脱水间(13)位于工作间(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7)上端连接排水管(6),且排水管(6)位于排水间(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13)上端设有螺旋装置(15),且螺旋装置(15)上端设有若干二次排水管(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13)下端设有干燥污泥储存间(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间(3)一侧设有水量储存间(1),所述工作间(4)下端设有支撑底座(12)。

  说明书

  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是将流态的原生、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视污泥和沉渣的性质和脱水设备的效能而定。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则称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百分之十。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机械脱水法适用于污水污泥。造粒法适用于混凝沉淀的污泥。

  现有的污泥脱水装置,在脱水过程中,不能够完全的达到脱水的效果,从而使整个脱水过程的利用率变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通过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消化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进入二次污泥脱水间,进行二次脱水,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脱水效果,进而达到更好的污泥脱水利用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厂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分解间、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消化装置、污泥脱水装置、工作间、排水间、二次污泥脱水间和干燥污泥储存间,所述污泥分解间内部设有污泥浓缩装置和污泥消化装置,所述污泥分解间一侧连接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一侧设有污泥排出口,所述污泥排出口一端连接污泥输送管,所述污泥输送管位于二次污泥脱水间内部,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内部设有二次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排水间和二次污泥脱水间位于工作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上端连接排水管,且排水管位于排水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上端设有螺旋装置,且螺旋装置上端设有若干二次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污泥脱水间下端设有干燥污泥储存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间一侧设有水量储存间,所述工作间下端设有支撑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污泥浓缩装置、污泥消化装置和污泥脱水装置,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进入二次污泥脱水间,进行二次脱水,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污泥脱水效果,进而达到更好的污泥脱水利用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