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6.12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IPC分类号E02D19/10; B01D36/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箱、清水箱;所述二级沉淀箱通过水泵与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的废水输出端通过二级沉淀池清污口下方沟渠与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通过清水输送管与清水箱连通,所述清水箱通过PLC稳压泵送施工用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回收利用施工给现场的管桩地下水和井点降水产生的废水,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另外对沉淀池换做不锈钢水箱,同时设置引流装置和清扫口,提高了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实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使能源利用的性价比得到较好的改进和提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一级沉淀池(5)、二级沉淀箱(8)、清水箱(11);所述二级沉淀箱(8)通过水泵(6)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8)的废水输出端通过二级沉淀池清污口(22)下方沟渠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8)通过清水输送管(10)与清水箱(11)连通,所述清水箱(11)通过PLC稳压泵送施工用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沉淀池(5)设置有多个废水输入口,每个所述的废水输入口按照一定的高差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沉淀池(5)的底部设置有沙石过滤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级沉淀箱(8)高出地面500-900mm,所述二级沉淀箱(8)设置二级沉淀箱支座(23),所述二级沉淀箱支座(23)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级沉淀箱(8)输入废水端设置有引流池斜板(21),通过引流池斜板(21)将废水中的淤泥导入斜板另一侧,同时所述引流池斜板(21)的另一侧设置清扫口,清扫口下方设置有二级沉淀池清污口(22)的废水沟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清水箱(11)的输送管道设置有PLC稳流系统,所述PLC稳流系统通过管道与施工用水系统连通。
说明书
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当前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主要用水来源是采用的市政用水水源,每个工程用水量巨大,施工过程中除少量用水被真正利用外,大部分的施工用水被作为施工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对水资源本就不充沛的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也易使我国陷入水资源危机的境地。另外在南方地区水系丰富的地方,基坑地下水会大量的渗出,而通常基坑降水和管桩产生的地下水都被当作废水直接排放出来,从而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箱、清水箱;所述二级沉淀箱通过水泵与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的废水输出端通过二级沉淀池清污口下方沟渠与一级沉淀池连通,所述二级沉淀箱通过清水输送管与清水箱连通,所述清水箱通过PLC稳压泵送施工用水系统。
进一步,所述一级沉淀池设置有多个废水输入口,每个所述的废水输入口按照一定的高差布置。
进一步,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沙石过滤带。
进一步,所述二级沉淀箱高出地面500-900mm,所述二级沉淀箱设置二级沉淀箱支座,所述二级沉淀箱支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所述二级沉淀箱输入废水端设置有引流池斜板,通过引流池斜板将废水中的淤泥导入斜板另一侧,同时所述引流池斜板的另一侧设置清扫口,清扫口下方设置有二级沉淀池清污口的废水沟渠。
进一步,所述清水箱的输送管道设置有PLC稳流系统,所述PLC稳流系统通过管道与施工用水系统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回收利用施工给现场的管桩地下水和井点降水产生的废水,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另外对沉淀池换做不锈钢水箱,同时设置引流装置和清扫口,提高了深基坑井点降水及管桩地下水的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实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使能源利用的性价比得到较好的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