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法处理造纸废水原理

发布时间:2018-4-4 11:07:19

  铁屑微电解法,又称为铁碳法、铁屑法、内电解、铁还原技术等,是基于金属腐蚀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利用电解质溶液中铁屑晶体结构上的铁一碳之间形成的许多局部微电池来处理工业废水的一种电化学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用于治理工业废水始于20世纪70年代,此法在没有外加电能条件下,充分利用金属一金属.金属一非金属之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的无数微小电池的作用,使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电化氧化一还原反应、凝聚、气浮和沉降等作用,达到净化的目的。

  作用机理

  铁屑微电池反应

  所用材料的铸铁屑和活性碳或焦碳,铸铁屑是铁和碳的合金,其内部主要由纯铁和碳化铁(Fe3C)组成,其中Fe3C以极为细小的微粒分散在铁屑内。当将铸铁铁屑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3C比纯铁更耐腐蚀,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氧化还原电势差,这样便在纯铁和碳化铁之间形成了无数多个细微原电池,纯铁为阳极,Fe3C为阴极。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另一方面铁屑与活性碳形成较大的原电池,铸铁为阳极,碳为阴极,使铁屑在受到微原电池腐蚀的基础上,又受到较大原电池的腐蚀。在这些细微原电池中,阳极在电池反应中表现为失去电子被氧化,而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但反应比较复杂。

  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作用,破坏废水的发色或助色基团,失去发色能力;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变成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在阴极,当电解质溶液(废水)中有去极剂存在时,则有机物被还原。对于那些易氧化的有机物,如醇、醛和酚等,在阳极上可以发生类似强氧化剂引起的氧化反应,例如酚可以在阳极上直接被氧化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