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技术处理水中EDCs

发布时间:2018-4-3 12:53:29

  相对于微滤和超滤,纳滤能够截留更小的分子。而纳滤膜与反渗透膜相比,其操作压力更小、更经济,去除效果明显。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纳米左右。目前国外已有较大规模的纳滤膜净水应用实例,如1999年投运的法国巴黎梅里奥塞水处理厂,用以去除水中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其日产水14万t,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纳滤系统。另外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的迪菲尔德市、伯克莱屯市也建成了日产4万t、14万t纳滤净水系统。一般认为,纳滤对EDCs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筛分作用,同时受到目标污染物的性质、膜的性质、溶液的组成和运行方式等其他因素影响。如Yoon和张晗等都认为筛分作用是纳滤去除EDCs的主要原因之一。

  筛分作用是指利用膜孔径对截留分子进行物理性筛分截留的作用,它是纳滤膜去除EDCs最基本的机理。筛分效果由膜孔径大小与截留分子尺寸之间相互关系决定,通常认为粒径小于膜孔径的分子可能通过膜表面,而大于膜孔径的分子绝大部分被截留下来。利用Stokes半径和分子量的关系式可以近似地算出分子量在200~1000Da的有机物的分子半径为0.39~0.77nm,与纳滤膜的孔径大小在一个级别上。由于这些有机物分子并不是完全的球体结构,而是具有极为复杂的空间结构,其纵向和横向分子宽度可能比Stokes半径大很多,也就是许多EDCs的分子大小都比纳滤膜孔径大,因此被物理拦截,而部分分子量较小的EDCs则可以进入膜内部,并受到膜的吸附作用而被去除。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许多研究认为纳滤膜对分子量在200~1000Da之间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率,并可以有效地部分去除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Da的物质,这些小于截留分子量的物质的去除率与它们的尺寸、离子电荷和膜的亲和性有关。张显球等发现纳滤截留分子量在200Da左右的膜对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大多数EDCs分子量介于200~500Da范围。

  大部分EDCs都是疏水性有机物,由于纳滤膜表面也具有亲疏水特性,当这些疏水性的有机物在接触纳滤膜时,由于“相似相溶”原理,在接触纳滤膜时受到膜上的疏水部分相互吸附,使得EDCs被去除。

  除了对有机物处理之外,李清雪等研究纳滤组合工艺对微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时发现,纳滤技术对于砷、镉和铅三种重金属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4%、86.73%和83.40%。由表2可知不同研究中纳滤技术对同一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纳滤膜类型、原水导电性及其他物质的存在所致。理论和实验证明利用纳滤膜来处理这样低浓度的污染物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