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采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三次采油开始得到应用,尤其是聚合物和三元复合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的同时存在,使得采出水不仅成分复杂,而且粘度大、乳化程度高,使用单一的絮凝剂和常规的水处理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复合絮凝剂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最初研究开发的用于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的复合絮凝剂主要是几种无机絮凝剂或无机与有机絮凝剂的复配使用,如PAL+CGA、PAL+CG—A+NaOH、PAL+PAM,胜利油田开发使用的CG—A絮凝剂、8号净水剂、SB一1、JX一1等絮凝剂,均属于两组分分别包装的复合絮凝剂,适当的配比能够增加水处理效果J。李德豪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I,铁基絮凝剂TJ,有机高分子絮凝剂OPF复合使用,对某炼油厂的废水处理进行工业试验,对化学耗氧物及石油类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气浮出水水质波动小,基本维持在9co。<250mg/L,p油<20mg/L。
赵景霞等选用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ZDMC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FC组成复合絮凝剂,处理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污水,当投加量为(20+10)mg/L时,油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3%和23.1%,浮渣的生成量减少26.5%,为后续“三泥”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絮凝理论的不断发展,复合絮凝剂已逐步由最初的混凝剂、助凝剂两组分分别包装发展成为单一制的复合絮凝剂。如胜利油田开发、使用的J)(一II絮凝剂、sH—l絮凝剂。陈国丽等研制的PCM复合絮凝剂,用于处理奥里乳化油船舶压载废水。当使用量为180~200mg/L时,处理后的废水既可满足生产周转,又可满足国家排放标准(≤10mg/L)c。洪宗国等对铁系絮凝剂处理油田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铁盐加酸体系处理含聚合物油田废水,絮凝速度快,絮凝颗粒大而紧,絮凝渣量少,便于过滤分离,处理水质清澈,各项指标达到二次注水和直接排放要求,成本能控制在0.70元·m左右。周凤山等以Al(OH)、Fe.Mg络合剂、HC1及NaOH为原料,研制的多金属核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FMA,用于处理吐哈温米油田的废水,当用量在5O~400rng/L时,油去除率达99%,悬浮物去降率达93%以上,且处理后的废水不易结垢,也不会增加页岩的膨胀性。夏畅斌等以煤矸石和硫酸烧渣为主要原料研制成的聚硅酸铁铝(PSFA)絮凝剂,用于炼油厂废水的处理,当废水pH值在5—4范围内时,除油率达95%,硫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在92%和85%以上。具体联系污水宝或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袁斌等以(SO4)3oH2S04和Na2Si03为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硫酸铁(PF)絮凝剂,用于处理炼油厂含油废水时,除油、脱色效果均较好。并且处理中几乎不残留硅和铁,是一种无毒高效的净水剂,值得开发和生产。秦美洁等对SPTL—CS复合无机高分于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SPTL—CS絮凝剂几乎可以除去全部乳化油。并且用量少,每吨废水处理成本仅0.20元左右[30J。王博等用由铝、硅、磷等多组分高分于化合物和添加剂组成的z剂用于处理中原油田采油七厂废水。处理后水中总铁质量浓度≤0.5mg/L,Ca、Mg的质量浓度由1875mg/L降低到350mg/L。z剂除具有絮凝作用外,还具有阻垢、防腐和杀菌等功能,处理后的水质满足油田注水要求。宁奎等针对曙光油田曙田(s)联合站每天处理采油废水的情况,以铁盐、铝粉、某高分子聚合物及工业醇、碱为原料制成复合型絮凝剂LA。LA兼具絮凝、破乳的功效,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后续进水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污水后续处理的难度[32J。关卫省等以聚合氯化铝、钙盐、铝盐等为原料,研制的XDY无机复合絮凝剂,用于处理胜利油田宅六污水。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乳化油和悬浮颗粒有较好的絮凝作用和吸附架桥能力,可广泛用于油田、石油化工等污水处理。关卫省等研制开发的XG977絮凝剂,属于PAFS系列。在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中,絮凝沉降性能和处理效果明显优于PAC,综合处理费用比PAC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