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2-5-18 10:05:14
吴起县“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二个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同时也是吴起县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该规划,对改善我县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服务经济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环保局、县政府的部署,为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环保工作回顾
      “十一五”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局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绿色吴起,构建温馨家园”的发展战略,在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1、政府把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当做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近几年来,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关于环境保护专题研讨会,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石油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关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2009年度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方案》、《2009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2009年8月份,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对我县《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县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及省市领导先后多次深入现场,对我县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县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年终综合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全面落实了环保部门建设项目第一审批权、第一验收权及现场执法检查权。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视察环保工作,可以说吴起环保工作县委重视、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监管、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氛围基本形成。
      2、石油开发区域环境污染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围绕“原油管输、废水回注、生态恢复”三大环保工程建设,加强石油开发的钻、采、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一是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二是作业队伍持证作业,管理初步规范。三是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高,建成率达96.8%。四是污水回注(灌)工程建成全面实施,回注能力达到100%。五是原油管输工程建设已形成规模,原油管输率达到60%以上。六是植被恢复力度大,效果明显,井区生态环境恢复率100%。七是道路硬化得到重视,井场道路硬化达到60%以上。八是打井岩屑、泥浆的无害化处理初步开展。各种作业队伍排污申报率达95%以上,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确保了境内主要河流基本消灭了超V类水质。
      3.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结合国家级、省级卫生县城和文明县城的创建,全面开展了大气污染、建筑扬尘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及建筑行业、餐饮服务行业的污染整治工作。以转换燃用清洁环保煤种为主要内容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建成集中供热站6个,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05万平方米。县城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4、环境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体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充分发挥环保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秉公执法,大胆工作,依法促改,以罚促治,利用法律武器,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健康发展。一是加大污染源现场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环境违法现象,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是严格执法,秉公办事,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做到该整改的整改,该处罚的处罚,该停产的停产,绝不心慈手软。三是严格排污收费制度,做到依法按期足额征收排污费。四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五年来,累计出动现场检查约1.5万次,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653起,污染事故50多起,污染纠纷83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354份,完成排污费征收4600万元,罚款810万元,赔款180万元。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100%,无一例环境污染上访案件发生。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环保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环保队伍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三是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四是建设项目审批、“三同时”执行中仍然存在不足。五是石油开发过程中有些污染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油泥处置还不够规范。六是砖瓦建材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气环境日趋严重。七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生活污水、垃圾、噪声、空气等污染日趋严重,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有待加强。八是屠宰、农副产品加工污染治理尚未启动。九是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给农村环境带来一定影响。十是农村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地膜,使土壤污染加重。农村面源污染日趋加重。总之,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环境问题将日趋严重。我们将正视问题,抓住“十二五”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强化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力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促进”,经济质量与环境质量“双提升”。
       二、“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治污理念,以削减总量、防范风险为着力点,以石油污染防治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抓手,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为奋斗目标,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放在首位,调结构,促发展,抓落实,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二)、规划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县环境保护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协调发展,互惠共赢的原则。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坚持强化法制,综合治理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环境执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3、坚持不欠新帐,多还旧账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新建。扩退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4、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的原则。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5、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原则。因地制宜,分类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县域环境质量。
       三、“十二五”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十一五”末基础上削减15%,主要污染物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Ⅳ类水标准,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废水:到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13万吨;采油废水全部回注,处理率达到96%;县城生活废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管网系统,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处理率100%。
     2、废气:到2015年工业废气排放量控制在189335万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457吨。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3、固废:到2015年固体废物产生量控制在28万吨,其中:工业固废控制在26万吨。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处理率达到100%。
     4、噪声:实施噪声污染综合整治,使县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有所下降,城区环境噪声等效平均值小于55分贝,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平均值小于70分贝。
     5、生态环境:到“十二五”末,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林草覆盖率达到50%,林木绿化率由59%提高到67.7%,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2.5%。
     (二)具体目标和任务
      1、狠抓油区环境污染整治。
      以清洁文明井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原油管输、污水回注和生态建设”三大石油污染防治工程。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工作思路,坚持“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全面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安排,狠抓落实,严格现场执法检查,强化油区环境污染整治。到2015年,清洁文明井场达到98%,石油污水回注率达到100%,落地原油回收率达到100%。原油管输率达到80%,井场及其道路生态恢复率达到100%,危险废物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处置率达到100%。油区范围内水系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标准(GB3838-88)。
       2、强化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以县城为中心,改进燃料结构,杜绝使用有烟煤,转换燃用指定的清洁煤种及成型煤、液化气等清洁燃料,推广节能技术,实行集中供热,搞好城区及四山硬化、绿化、美化,严格交通、建筑噪声管理,扩建生活污水处理管网。2015年,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锅、茶炉烟尘排放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区噪声按功能分区管理,达标率达到85%,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二期建设,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垃圾推行分类收集,减轻垃圾末端处理的难度和压力,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提高塑料回收率,解决白色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人,县城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集中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3、狠抓污染减排工作。
      到2015年按照“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齐头并进的措施,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940吨,削减量1034吨,其中存量削减166吨,增量削减868吨,削减比例15%;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70吨,削减176吨,其中增量削减170吨,存量削减30吨,削减比例为15%;SO2排放量控制在900吨,削减量325吨,其中增量削减250吨,存量削减75吨,削减比例10%;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300吨,削减量为225吨,其中增量削减193吨,存量削减32吨,削减比例为12%。
       4、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以秀美山川工程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十二五”期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20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10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14.26万亩,新增公益林管护面积76.96万亩。使全县公益林管护面积达到163.3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新造林14万亩。深入开展身边增绿和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开展生态县、优美乡镇、生态村的创建活动,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十二五”期间争取建成全省首批环保模范城市。
       5、全面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推行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突出解决“脏、乱、差”,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加强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6、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鼓励支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按照市上能源化工发展规划,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与途径。重点抓好石油企业采油废水回注循环使用和石油伴生气的综合利用,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进工艺,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联合站、伴生气发电厂、加热锅炉、井场采暖、做饭等,进行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使循环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其次在农村推广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式生产。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畜沼肥菜和果草蓄沼“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7、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具体做到: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环保发展规划;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石油工业污水治理和伴生气利用,实现采油污水零排放和废气低排放。三是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村低碳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大力推广有机肥和农家肥的施用,广泛普及太阳能和沼气的使用。四是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建筑规划和建设中,推广使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在能源消费上推广使用天然气、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促进城市居民低碳化生活,建设低碳县城。到2015年新建1-2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8、加快环境监控能力建设
      2015年完成办公自动化工程,建设环境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环境信息联网,及时反映环境状况,保护环境安全,提升环境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同时,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一级标准。
      五、重点工程及投资分析
     “十二五”期间,以政策推进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下大气力解决环境保护长期存在的投入不足问题,在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和公众参与下,以重点项目实施,带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全面开展,确保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为:
      1、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升级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污水处理能力1万m3/天,建设年限2014—2015年。
      2、乡镇垃圾处理项目。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立项后付诸实施。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日处理垃圾60吨,建设期限2011年。
      3、城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已完成,现已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年供热面积200万m2,建设期限2011-2012年。
      4、石油联合站建设项目。新建联合站4处,现正在实施。计划总投资10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3年。
      5、清洁文明井场建设。计划每年新建清洁文明井场50个,总投资25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6、生态县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完成规划编制,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1661471万元,建设年限2010-2013年。
      7、石油管输项目。计划铺设管线2500公里,共投资20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8、石油伴生气回收加工项目。计划将采油过程中伴生气回收,建回收站2处,总投资22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9、荞麦香醋技改扩建。建设规模:荞麦醋25000吨/年、杏醋1500吨/年,沙棘醋3500吨/年,总投资6700万元,建设年限2010-2011年。
     10、地毯技改扩建。建设规模:生产羊毛地毯系列产品20万平方英尺/年,总投资4000万元,建设年限2010-2012年。
     11、乳制品加工项目。建设规模:饲养奶牛500头/年;加工纯牛奶、调配奶12000吨/年,总投资10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2、太阳能发电厂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平均发电量可达57600万度/年,总投资200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3、生物质能发电。建设规模:2×25MW发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20000万瓦时,总投资45528万元,建设年限2010-2013年。
     14、风电场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总装机容量1000MW,发电量200,000万千瓦时/年,总投资800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5、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建设规模:马铃薯淀粉2000吨/年;粉丝200吨/ 年;复合薯片200吨/年,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6、万吨羊肉系列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建设规模:屠宰羊子641025只/年;羊肉系列产品10000吨/年,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7、畜禽标准化规范养殖场建设及污染治理。建设规模:引良种1万头、圈舍扩建2万平方米、仪器采购30套、圈舍标准化治理改造20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限2010-2015年。
    18、农村能源建设。建设规模:沼气池2000口,太阳能路灯2500盏,太阳灶5000台,节柴灶一千台,总投资3215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19、卧狼沟坝系工程。建设规模:新建骨干坝8座,中型坝14座,小型坝22座,总投资264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20、湫沟坝系工程。建设规模:新建骨干坝6座,中型坝12座,加固1座,小型坝6座,总投资159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21、小涧川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规模:规划林草措施1997.7,基本农田107.1,新建淤地坝6座,人饮工程35处,总投资985万元,建设年限2011-0215年。
    22、县城后续水源工程。建设规模:新建陡则洼、大数梁水库两座,铺设输水管道10公里,总投资325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23、铁边城镇污水处理。建设年限2011-2015年,总投资300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3000m3/d,削减措施是生物氧化,COD削减量361吨,NH3-N削减量8吨。
    24、吴起县液化气站。建设年限2011-2015年,总投资3000万元,设计处理能力600万m3/年,削减措施是燃气替代燃煤,折合原煤的量11172吨,SO2削减量107吨,NOX削减量33吨。
      六、实施措施
      1、把环保“十二五”计划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2、加强《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依法保护、依法治理。
      3、继续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部门和各乡镇的环保责任,并将环境保护作为部门、乡镇工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4、严格执行排污收费、环评、“三同时”、限期治理等环境保护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5 、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凡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城市规划、不符合生态环境规划、不符合污染物排放要求、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生产工艺落后、建设场地选择不当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切实落实建设项目“一票否决”制度。
       6、积极争取资金,加大环保收入。
       7、推进科技进步,开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8、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吴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