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环保工作会议的要求,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
各镇乡、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减排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总量减排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早部署、早启动,为“十二五”总量减排开好头、起好步,确保完成我市的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省削减目标,今年我市总量减排目标任务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4%、1.5%、2%、1.2%。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待德阳市下达减排量后确定。
三、工作机制
(一)健全总量减排部门责任制
1.市环保局:制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总体实施方案,分解“十二五”及年度减排工作目标。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抓好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对辖区内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全程监管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2.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城市、重点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截流管网,加强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管理,确保正常处理水量和主要污染物进出口浓度。
3.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严格按照产业政策,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落实到企业,并督促按期完成。督促超标、超总量排放企业限期治理,按要求达标排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
4.市畜牧局:鼓励养殖专业户适度集中,引导养殖业主对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改进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养殖方式,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减轻农村面源污染。
5.市公安局:限期淘汰“黄标车”。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配合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鼓励使用高品质燃油。协调德阳市公安局根据氮氧化物减排要求准备我市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支撑资料。
6.市水务局:加大水产养殖污染、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力度,确保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7.市农业局:负责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降低农业污染强度,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过程实施监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8.市统计局:确保 GDP、工业增加值、主要耗能产品产量、能耗、城市人口数(城市常驻人口数、城市非农业人口数)等国家核定的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9.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减排重点项目按规定纳入相关计划。按照有关要求,督查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
10.市财政局:负责落实总量减排资金的相关协调工作,确保减排专项资金及时到位。
11.市监察局:负责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的督查,对履行总量减排工作职责不力的,依法追究责任;对违规违纪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严肃查处。
(二)切实加强污染减排监管
市环保局牵头,会同市监察局、市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加强对全市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的督查和监管。对于项目进展缓慢或不能稳定运行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督促其及时整改;对完不成减排任务的,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要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
四、工作措施
(一)工程减排
对污水处理厂(或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涉重金属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实施工程减排。
(二)结构减排
结构减排是“十二五”减排的工作重点,要进一步科学布局产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老旧机动车。关停一批能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对1万吨以下的再生纸小造纸、20吨及以下小电炉、机立窑小水泥、小砖厂、小化工等落后产能实现按期淘汰。
(三)管理减排
要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增强环境执法监管实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管理减排。
(四)工业污染治理减排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制,对重点行业的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以及落后产能标准进行更新。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水平,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排放强度,从根本上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完成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任务,提高皮革、造纸、化工等重点排污行业中水回用率。加大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内各企业污染物深化治理。
(五)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减排
加快提高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提升氮、磷去除效果,实现基本控制项目全面达标。推进有条件的重点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纳入减排工作,对2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污泥妥善处置,未达到相关要求的扣减削减量,提高治污设施环境绩效。
(六)农业污染源治理减排
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总量控制管理体系,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改进养殖方式,推行生态种养模式,实施全过程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畜禽养殖排放量。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探索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七)能源结构优化减排
在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大的区域要进一步严格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进行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
(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减排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以水泥行业和机动车为重点。水泥行业要全面推行新型干法旋窑低氮燃烧技术,其他工业行业要加快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机动车提高新车准入门槛。
五、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厂在2.01万吨/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再新增扩容0.49万吨/日,使实际处理能力达到2.5万吨/日。启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日处理2.5万吨生活污水工程。督促已建成的汉旺镇、新市镇、九龙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尽快投入运营,确保稳定运行、规范管理,申报减排。
(二)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对已建成的污染治理设施申报减排成果。根据2010年污染源更新调查数据,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生猪出栏500头及以上、肉牛出栏200头及以上、奶牛存栏100头及以上、肉鸡出栏50000羽及以上、蛋鸡存栏20000羽及以上)建成污染治理设施。
(三)强化工业污染防治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确保年底前全市磷酸盐企业生产废水实现全封闭式循环利用。加大涉重金属企业深度治理力度。启动绵竹澳东水泥厂新型干法旋窑降氮脱硝试点示范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经验,全面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新增排放情况的主要原因,深入研究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十二五”减排开门红。(绵竹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