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2011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1-5-20 15:49:3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一)污染减排。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COD、SO2、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任务。

(二)环境质量。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天数达330天以上;城区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县8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提高10%。

(三)创模工作。巩固提高已达指标,尚未达标的指标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年内再实现3项指标达标,6项指标有较大提升。

(四)生态创建。创建国家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市级生态乡镇3个;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4个、市级生态村73个。

(五)环境基础设施。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收集率。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大于70%;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达标率大于90%。

(六)小康社会环境质量指数达85以上。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围绕经济发展大局,进一步优化环保服务水平
1、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长效机制,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加快项目落地。
2、强化项目全过程服务。主动服务,超前介入,想方设法为好项目、大项目提供环境容量。同时,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和环境可行性进行把关,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做出贡献。
3、积极做好策应扶持工作。抓住省委、省政府帮助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新机遇,围绕“十二五”环保重点工程,加强项目筛选与储备,主动与国家和省“十二五”环保规划对接,争取更多的环保专项资金支持。

(二)开展生态县建设,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1、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召开生态县建设推进大会,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
2、加大湿地保护生态恢复工程。继续加强湿地保护区与周边乡镇生态恢复共建工作,力争年内拆除围网不少于1万亩,恢复荻草、芦苇、野菱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进一步发挥洪泽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3、开展生态细胞工程建设。重点推进乡镇和康居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青阳、双沟、半城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上塘、梅花、龙集3个省级生态乡镇,陈圩、临淮、城头3个市级生态乡镇以及上塘垫湖国家级生态村、双沟罗岗、城头大湖湾、龙集应山、瑶沟官塘4个省级生态村和青阳洪桥等73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任务,力争年内20%的村居完成市级以上生态村的创建。

(三)推进模范城创建,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1、扎实推进创模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创建力度,力争再实现2项指标达标。
2、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县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进度,拆除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锅炉。完成城区茶水炉和浴室停锅改水整治任务。在城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以建筑施工扬尘污染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加强城区道路扬尘治理。
3、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完成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建设,力争机动车尾气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60%以上,建立环保合格标志核发与监管机制。
4、重视油气回收管理工作。监督实施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建设。

(四)突出减排,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首战告捷
1、制定减排工作方案。根据省、市下达的“十二五”污染物减排目标,特别是国家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减排指标,积极研究对策,尽快制定我县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和消减方案。
2、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推进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双沟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提升泵站建设,加大污水收集量,确保满负荷运行。
3、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实施县集泰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期一步处理工艺改扩建工程。继续坚持对污水处理厂的旬监察、旬监测制度,确保规范运行,达标排放。加快县集泰污水处理厂一期一步工程扩建和提标改造工作,确保11月底前投入运行,充分发挥其减排作用。
4、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规划与建设。根据省政府“十二五”对建制镇建成90%污水处理厂的要求,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建设,年内争取在条件成熟的建制镇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不少于2个,为减排提供项目支撑。
5、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建立完善项目排污总量平衡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新增量。新改扩项目环评执行率100%,规划环评执行率100%。

(五)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1、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继续深入抓好饮用水源地、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保专项行动,提高经济开发区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整治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和环境行为为“红色、黑色”等级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强暗查和节假日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偷排、超标排污现象。
2、加强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定。对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开展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定,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管作用,激励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
3、从严加强涉铅企业的污染防治。进一步深化对涉铅企业的整治工作,加强对涉铅企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全面提高涉铅企业污染防治水平。
4、加大信访调处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建立健全信访值班和“便民联系卡”制度,尽快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与市环保局的互联互通。继续坚持领导接访、带案下访的工作机制。
5、加强辐射和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推进工业射线应用企业的辐射安全硬件设施建设和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及时换发辐线安全许可证。组织辐射源和射线源操作人员开展操作资质培训,全面实现持证上岗。加强辐线源和射线源的安全检查,预防辐线安全事故。开展固体废物排污申报登记,加强化工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类等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严格固废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监督检查。
6、强化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严格排查环境安全隐患,监督重点污染源企业建立完善“一厂一档(预)案”,分批组织实施环境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提高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能力。
7、加强治安和平安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治安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主动性,严格落实治安工作责任制,全面完成综治目标和平安建设工作。

(六)持续开展综合整治,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1、加强流域污染防治。推进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洪泽湖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涉及泗洪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完成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2、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深入推进以“六清六建”为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动乡镇、村(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源水质监测,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努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3、继续深入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坚持“疏堵结合”,加快推进秸煤炭加工、秸秆机械还田等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重点区域的禁烧监察,力争实现卫星火点“零记录”。

(七)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深化环保宣传效果
1、加强新闻媒体宣传。积极与主流媒体加强联络,及时报道有关全县环保的新闻动态、工作情况、政策法规,继续办好富有特色的《环保之声》、《环保之窗》栏目。
2、发挥环保网站宣传作用。加强泗洪环保和洪泽湖湿地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及时更新各类信息,定期公开环境质量、污染整治、生态建设、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
3、加强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加大环保墙体标语、环保文化墙和农村环保宣传栏的创作,充分发挥环保志愿者、环保热心人士、中小学生等宣传力量,提高对农村环保宣传工作效果。
4、强化活动宣传。利用“4.22”、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机,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共建生态泗洪”、“生态旅游节”活动,实施组织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影响空前的环保宣传活动。
5、继续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年内创建绿色学校8所、绿色社区2个、环境教育基地1个、绿色宾馆2个,让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八)加强素质教育,打造高效廉洁环保队伍
1、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建立健全工作责任,特别是对重点工作,实行一包到底,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
2、加强干部职工党风廉政和廉洁自律教育。教育干部职工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努力建设一支风清气正的环保队伍。
3、提高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切实改变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想基层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坚持深入基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让基层满意,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泗洪县环境保护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