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5-1-6 13:59:10

公布日:2023.11.07

申请日:2023.09.13

分类号:C02F1/44(2023.01)I;C02F1/00(2023.01)I;C02F1/72(2023.01)I;B01D29/96(2006.01)I;B01D65/00(2006.01)I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所涉及的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且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各通过偏转机构与底板连接,过滤管道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过滤管道内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过滤块,分离管道内均匀放置有多个柱状陶瓷膜,过滤管道两端和分离管道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管体,且管体通过支板安装在底板上,管体上设置有通断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陶瓷膜和筛网在清洁和更换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在需要清洁或更换筛网和陶瓷膜时,其拆卸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螺栓固定需要精确的对齐和调整,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水首先经过过滤网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S2、膜分离:上述S1中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柱状陶瓷膜分离内部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以得到澄清的滤液;S3、催化降解:上述S2中分离后的滤液进入催化降解单元,对滤液中特定有机物进行降解为无害物质;S4、净化和回收:上述S3中经过催化降解后的滤液进一步通过后续的处理过程进行净化,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S5、更换作业:通过旋转连接装置对过滤块和柱状陶瓷膜进行拆下更换或清洁;S6、循环处理:上述S5中拆卸的过滤块和柱状陶瓷膜进行清洗或更换后,再通过旋转连接装置将其复位进行工业废水循环降解使用;其中,上述S1S2S5S6步骤中所涉及的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过滤管道(11)和分离管道(12),且过滤管道(11)和分离管道(12)各通过偏转机构(3)与底板(10)连接,过滤管道(11)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过滤管道(11)内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过滤块(13),分离管道(12)内均匀放置有多个柱状陶瓷膜(14),过滤管道(11)两端和分离管道(12)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2)连接有管体(15),且管体(15)通过支板安装在底板(10)上,管体(15)上设置有通断机构(4);所述的连接机构(2)包括伸缩管(20),所述过滤管道(11)左右两端和分离管道(1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管(20),伸缩管(20)远离对应的过滤管道(11)或分离管道(12)的一侧设置有压板(21),压板(21)与管体(15)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过滤管道(11)和分离管道(12)的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杆(22),管体(15)上开设有与限位杆(22)转动配合的弧形槽,过滤管道(11)上的两个压板(21)之间和分离管道(12)上的两个压板(2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推挤压板(21)的挤压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单元(5)包括环形滑槽(50),所述过滤管道(11)的圆周外壁和分离管道(12)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环形滑槽(50),环形滑槽(50)内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矩形槽(51),且矩形槽(51)长度大于环形滑槽(50)的宽度,矩形槽(51)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推拉板(52),且推拉板(52)滑动贯穿过滤管道(11)或分离管道(12)与对应压板(21)连接,环形滑槽(50)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拉板(52)左右移动的调节件(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53)包括环形板(530),所述环形滑槽(50)内滑动安装有环形板(530),环形板(530)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与推拉板(52)一一对应的槽口(531),环形滑槽(50)内的推拉板(52)端部远离过滤管道(11)轴心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块(532),且梯形块(532)呈直角梯形结构,槽口(531)侧壁设置有与梯形块(532)斜面配合的斜坡,环形滑槽(50)内的左右相对的两个推拉板(52)之间设置有拉簧(533),且拉簧(533)位于矩形槽(51)内,过滤管道(11)下端和分离管道(12)下端均滑动安装有支撑块(534),支撑块(534)与对应的环形板(530)连接,且支撑块(534)还与对应的偏转机构(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机构(3)包括支撑板(30),所述底板(10)上与支撑块(534)对应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30),支撑板(30)上开设有轨迹槽(31),支撑块(534)通过辊轴与轨迹槽(31)滑动配合,每组支撑板(30)的上端共同设置有一个顶板,顶板与底板(10)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32),螺杆(32)上安装有螺块(33),且螺块(33)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撑板(30)滑动配合,螺块(33)与支撑块(534)之间铰接有连杆(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断机构(4)包括水用电磁阀(40),所述过滤管道(11)和分离管道(12)相背侧的管体(15)的端部以及相邻两个管体(15)之间均安装有水用电磁阀(40),水用电磁阀(40)通过支座固定在底板(10)上,管体(15)下方连通有排泄阀(41),排泄阀(41)下端连通有引流管(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迹槽(31)下部呈与对应过滤管道(11)或分离管道(12)同轴的一号弧形段,轨迹槽(31)的上部呈与对应的限位杆(22)同轴的二号弧形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4)与支撑块(534)的铰接处靠近支撑块(534)的下端面。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需要清洁或更换筛网和陶瓷膜时,由于管道之间通过螺栓紧密连通,因此在拆卸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螺栓固定需要精确的对齐和调整,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陶瓷膜的工业废水降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工业废水首先经过过滤网过滤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S2、膜分离:上述S1中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柱状陶瓷膜分离内部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以得到澄清的滤液。

S3、催化降解:上述S2中分离后的滤液进入催化降解单元,对滤液中特定有机物进行降解为无害物质。

S4、净化和回收:上述S3中经过催化降解后的滤液进一步通过后续的处理过程进行净化,达到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S5、更换作业:通过旋转连接装置对过滤块和柱状陶瓷膜进行拆下更换或清洁。

S6、循环处理:上述S5中拆卸的过滤块和柱状陶瓷膜进行清洗或更换后,再通过旋转连接装置将其复位进行工业废水循环降解使用。

其中,上述S1S2S5S6步骤中所涉及的旋转连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面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且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各通过偏转机构与底板连接,过滤管道内壁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块,过滤管道内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的过滤块,分离管道内均匀放置有多个柱状陶瓷膜,过滤管道两端和分离管道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管体,且管体通过支板安装在底板上,管体上设置有通断机构。

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伸缩管,所述过滤管道左右两端和分离管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远离对应的过滤管道或分离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压板,压板与管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的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杆,管体上开设有与限位杆转动配合的弧形槽,过滤管道上的两个压板之间和分离管道上的两个压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推挤压板的挤压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压单元包括环形滑槽,所述过滤管道的圆周外壁和分离管道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长度大于环形滑槽的宽度,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推拉板,且推拉板滑动贯穿过滤管道或分离管道与对应压板连接,环形滑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推拉板左右移动的调节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件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环形板,环形板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与推拉板一一对应的槽口,环形滑槽内的推拉板端部远离过滤管道轴心的一侧设置有梯形块,且梯形块呈直角梯形结构,槽口侧壁设置有与梯形块斜面配合的斜坡,环形滑槽内的左右相对的两个推拉板之间设置有拉簧,且拉簧位于矩形槽内,过滤管道下端和分离管道下端均滑动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与对应的环形板连接,且支撑块还与对应的偏转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偏转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底板上与支撑块对应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轨迹槽,支撑块通过辊轴与轨迹槽滑动配合,每组支撑板的上端共同设置有一个顶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上安装有螺块,且螺块通过直线导轨与支撑板滑动配合,螺块与支撑块之间铰接有连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通断机构包括水用电磁阀,所述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相背侧的管体的端部以及相邻两个管体之间均安装有水用电磁阀,水用电磁阀通过支座固定在底板上,管体下方连通有排泄阀,排泄阀下端连通有引流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轨迹槽下部呈与对应过滤管道或分离管道同轴的一号弧形段,轨迹槽的上部呈与对应的限位杆同轴的二号弧形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与支撑块的铰接处靠近支撑块的下端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一、本发明设置的连接机构通过挤压单元推挤压板与对应管体贴合,以保证其密封性,而通过调节件的转动可快速解除对压板的挤压,使压板与对应管体快速分离,从而减少人工操作,缩短拆卸时间。

二、本发明设置的偏转单元通过螺杆的转动带动螺块移动,螺块通过连杆拉动支撑块,而轨迹槽限制支撑块的移动轨迹,使支撑块先转动解除对压板的挤压,再转动远离对应的管体,从而方便对过滤块和柱状陶瓷膜取下进行清洁或更换,且更换好后,偏转机构会推动过滤管道和分离管道转动配合,使其与对应的管体准确连通,从而避免繁琐的调整安装过程。

三、本发明设置的轨迹槽再需要更换或清洁过滤块或柱状陶瓷膜时,可以引导对应的过滤管道或分离管道转动,在更换或清洁复位后,轨迹槽可以限制和支撑支撑块,以保证对应过滤管道或分离管道的稳定性。

(发明人:臧正文;齐晓巍;姜洪飞;于少涛;高树芝;任晓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