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24-8-8 10:16:36

公布日:2023.01.10

申请日:2022.11.14

分类号:C02F3/30(2006.01)I;B08B1/00(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针对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容易流入缺氧池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腔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成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分离池,第一隔板与箱体内顶壁留有间距第二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主通孔,厌氧池内竖直设置有副隔板,副隔板将厌氧池内腔分隔成主腔与副腔;副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副通孔;箱体还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与主腔连通;分离池内架设有MBR膜件,MBR膜件将分离池内腔分隔成污泥腔与清水腔;污泥腔内连通有气提回流管组,气提回流管组远离污泥腔的一端延伸至副腔上方。本申请具有延长回流污泥在厌氧池时间的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腔通过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第三隔板(13)分隔成依次连通的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以及分离池(5),所述第一隔板(11)与箱体(1)内顶壁留有间距以使厌氧池(2)与缺氧池(3)连通,所述第二隔板(12)底部开设有若干主通孔(121)以使缺氧池(3)与好氧池(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内竖直设置有副隔板(23),所述副隔板(23)高于第一隔板(11);所述副隔板(23)将厌氧池(2)内腔分隔成主腔(21)与副腔(22);所述副隔板(23)底部开设有若干副通孔(24);所述箱体(1)还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与主腔(21)连通;所述分离池(5)内架设有MBR膜件(6),所述MBR膜件(6)将分离池(5)内腔分隔成污泥腔(51)与清水腔(52);所述好氧池(4)与污泥腔(51)连通;所述污泥腔(51)内还连通有气提回流管组(7),所述气提回流管组(7)远离污泥腔(51)的一端延伸至副腔(22)上方;所述缺氧池(3)内架设有支撑框(8),所述支撑框(8)上竖直向下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挂接杆(82),所述挂接杆(82)上均穿设有若干生物填料球(83),所述挂接杆(82)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84);所述箱体(1)顶部对应缺氧池(3)开设有检修口(14);所述支撑框(8)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挂接块(86),所述缺氧池(3)内腔固定有两组相对的支撑板(87),所述支撑框(8)通过两组挂接块(86)搭接在两组支撑板(87)上;所述支撑框(8)底部设置有机架(85);所述第二隔板(12)背离第一隔板(11)的一侧对应若干主通孔(121)设置有若干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底部固定有弹簧(92),所述弹簧(92)远离固定块(9)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绳(94);所述连接绳(94)远离弹簧(92)的一端穿设于主通孔(121)并与机架(85)相连接,所述连接绳(94)靠近弹簧(92)的一端还同轴固定有柔性连接套(93),所述柔性连接套(93)外周固定有若干刷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6)连通有布水箱(161),所述布水箱(161)连通有若干布水管(162),所述布水管(162)远离布水箱(161)的一端延伸至主腔(2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8)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杆(81),所述挂接杆(82)顶端弯曲成勾状并挂接在支撑杆(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杆(82)底端螺纹连接于限位块(8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还架设有主气管(17),所述厌氧池(2)与缺氧池(3)底部均设置有副气管(18),所述副气管(18)均与主气管(17)连通。

发明内容

为了使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不易随污水流入缺氧池,提升回流污泥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分隔成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分离池,所述第一隔板与箱体内顶壁留有间距以使厌氧池与缺氧池连通,所述第二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主通孔以使缺氧池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厌氧池内竖直设置有副隔板,所述副隔板高于第一隔板;所述副隔板将厌氧池内腔分隔成主腔与副腔;所述副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副通孔;所述箱体还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主腔连通;所述分离池内架设有MBR膜件,所述MBR膜件将分离池内腔分隔成污泥腔与清水腔;所述好氧池与污泥腔连通;所述污泥腔内还连通有气提回流管组,所述气提回流管组远离污泥腔的一端延伸至副腔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厌氧池内设置副隔板,利用副隔板将的厌氧池内腔分割成主腔与内腔,气提回流管组远离污泥腔的一端延伸至副腔上方,使得由污泥腔通过气提回流管组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可以落入副腔内再经由副隔板底部的副通孔流入主腔,有利于延长污泥在厌氧池内的时间,便于更好地通过回流污泥补充厌氧池内的微生物;通过副隔板高度高于主隔板高度,使得回流至副腔顶部的污水以及污泥不易漫过副隔板进入主腔。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连通有布水箱,所述布水箱连通有若干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远离布水箱的一端延伸至主腔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布水管延伸至厌氧池的主腔底部,便于延长污水在厌氧池内的时间,进而有利于流入厌氧池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更加充分地与厌氧池内的微生物反应,减少因污水流动导致污水中的有机物过快流出厌氧池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内架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竖直向下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挂接杆,所述挂接杆上均穿设有若干生物填料球,所述挂接杆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生物填料球的设置,便于缺氧池内的微生物附着在的生物填料球上繁殖生长,有利于减少缺氧池内的微生物因污水流动导致不断流失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挂接杆顶端弯曲成勾状并挂接在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挂接杆无需与支撑框一体成型,便于生物填料球的日常清洗,当需要清洗生物填料球时,将支撑框移出水面,将挂接杆从支撑杆上移出,便可进行生物填料球的清洗。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底部设置有机架;所述第二隔板背离第一隔板的一侧对应若干主通孔设置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设于主通孔并与机架相连接,所述连接绳靠近弹簧的一端还同轴固定有柔性连接套,所述柔性连接套外周固定有若干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框移出缺氧池液面以清洗缺氧池内的生物填料球时,支撑框上移时通过连接绳带动柔性连接套通过主通孔穿入至第二隔板背离第一隔板的一侧;将支撑框移回缺氧池内后,柔性连接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二隔板背离第一隔板的一侧。柔性连接套往复穿设于主通孔时,通过自身刷毛实现对主通孔的清淤,使得主通孔的清淤更加简单方便,同时,使得主通孔不易被污泥堵塞。

优选的,所述挂接杆底端螺纹连接于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挂接杆与限位块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生物填料球时,将限位块从挂接杆上旋出,便可将生物填料球从挂接杆上移出,将生物填料球套入挂接杆后,将限位块旋入挂接杆底端,便可限制生物填料球从挂接杆上脱离。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对应缺氧池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支撑框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挂接块,所述缺氧池内腔固定有两组相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框通过两组挂接块搭接在两组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撑框时,打开检修口,将支撑框移入缺氧池内,并使支撑框相对两侧的支撑杆分别抵接在缺氧池内相对两支撑板上,便可实现将支撑框架设在缺氧池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架设有主气管,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底部均设置有副气管,所述副气管均与主气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厌氧池与缺氧池底部设置副气管,可定期通过主气管与副气管往厌氧池与缺氧池内通入气体,利用气体搅动厌氧池与缺氧池底部的污泥,减少污泥大量沉积在厌氧池与缺氧池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厌氧池内设置有副隔板且副隔板将厌氧池内腔分隔成主腔与副腔,副隔板底部开设有若干副通孔,气提回流管组远离污泥腔的一端延伸至副腔上方,使得由污泥腔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可以流入副腔,再经由副隔板底部的副通孔进入主腔,有利于减少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过快随厌氧池顶部的污水流入缺氧池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回流至厌氧池的污泥在厌氧池内的停留时间,便于延长回流污泥中的微生物更好地在厌氧池内生长。

2.通过缺氧池内架设有支撑框,支撑框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挂接杆,且挂接杆上设置有若干生物填料球,便于缺氧池内微生物可以更好地在生物填料球上生长繁殖。

3.通过支撑框底部设置有机架,第二隔板背离第一隔板的一侧对应若干主通孔设置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顶部均设置有弹簧,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设于对应的主通孔并与机架相连接,连接绳靠近弹簧的一端还固定有柔性连接套且柔性连接套外周设置有若干刷毛,将支撑框上移时,支撑框通过连接绳将柔性连接管通过副通孔移入至第二隔板朝向第一隔板的一侧,而将支撑框下移时柔性连接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第二隔板背离第一隔板的一侧,柔性连接套往复穿设于主通孔时通过自身的刷毛实现对主通孔的刷洗,使得主通孔不易发生堵塞。

(发明人:叶长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