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含煤废水沉淀分离装置

发布时间:2024-7-23 15:02:47

公布日:2023.12.19

申请日:2023.09.12

分类号:C02F1/52(2023.01)I;C02F1/00(2023.01)N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包括电控箱、液态药剂储存箱和药剂搅拌箱,液态药剂储存箱和药剂搅拌箱的一侧设有第一絮凝区和第二絮凝区,第一絮凝区内设有含煤废水进水管道和连通管道,液态药剂储存箱内设有液态药剂传输管道,第一絮凝区的下方设置泥浆沉积装置,泥浆沉积装置内设有通向箱体外部的绞龙输送管道,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内设有混合器,第二絮凝区的箱体内设有清水排水管,且底部设有沉积槽,沉积槽通过泥浆回流管与第一絮凝区连接;通过对本发明产品的改良设计,从而使得发明产品还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连续作业的技术优势。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1),所述电控箱(1)的一侧设有液态药剂储存箱(2)和药剂搅拌箱(3),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和所述药剂搅拌箱(3)远离所述电控箱(1)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絮凝区(12)和第二絮凝区(13);所述第一絮凝区(12)内设有含煤废水进水管道(8)和连通所述第二絮凝区(13)的连通管道(23),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内设有连接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8)的液态药剂传输管道(9),所述第一絮凝区(12)的下方设置泥浆沉积装置(4),所述泥浆沉积装置(4)内设有通向箱体外部的绞龙输送管道(15),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8)内设有混合器;所述第二絮凝区(13)的箱体内设有清水排水管,且所述第二絮凝区(13)箱体内的底部设有沉积槽(22),所述沉积槽(22)通过泥浆回流管(32)与所述第一絮凝区(12)相连接,所述泥浆回流管(32)上设有泥浆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排水管包括出液管道(18),所述出液管道(18)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出液管道进水口(20),所述出液管道(18)内部设有过滤毛刷(19),所述过滤毛刷(19)为纤维过滤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絮凝区(13)内设有第一喷淋管(26)和第二喷淋管(28),所述第一喷淋管(26)和所述第二喷淋管(28)伸出所述第二絮凝区(13)的一端均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喷淋管(26)和所述第二喷淋管(28)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喷淋口(27)和若干个第二喷淋口(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槽(22)为倒梯形的凹槽,所述泥浆回流管(32)伸出所述第二絮凝区(13)的一端设有手动阀门,所述泥浆回流管(32)的主管道上分设有若干个泥浆回流支管(33),所述泥浆回流支管(33)位于所述沉积槽(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管道(15)的顶部设有绞龙电机(34),所述绞龙输送管道(15)的顶部下方连接有小绞龙,所述小绞龙的出泥口处设有压缩装置(16),所述压缩装置(16)的侧壁设有第一振动器(14);所述第二絮凝区(13)与所述药剂搅拌箱(3)之间设有清水循环管道(7),所述清水循环管道(7)上设有清水循环电磁阀(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23)包括L形管体和垂直于L形管体的横置管体,所述L形管体的顶面设有若干个连通管道进水口(24),所述横置管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连通管道出水口(25),所述连通管道进水口(24)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区(12)内,所述连通管道出水口(25)位于所述第二絮凝区(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输送管道(15)高出于所述第二絮凝区(13)顶面部分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所述第二絮凝区(13)的顶面设有沥水区(17),所述沥水区(17)和所述第二絮凝区(13)通过沥水管道(21)回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搅拌箱(3)的上方设有抽液泵(41),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的上方设有加药泵(40)和倒斗状的固态药剂储存箱(10),所述固态药剂储存箱(10)的侧壁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8)的一端设有第一流量控制器(38)和第二流量控制器(3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1)内设有与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和所述药剂搅拌箱(3)相连接的电控自动加药装置和启动器(36),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上方设有液位仪(37),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所述药剂搅拌箱(3)和所述第二絮凝区(13)上方均设有抽取计量装置,所述药剂搅拌箱(3)上方设有伸入至箱体内的搅拌泵(6)。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2)和所述药剂搅拌箱(3)的外侧立墙均设有高位手动排液口(30)和低位手动排液口(31)。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该含煤废水沉淀分离系统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设有液态药剂储存箱和药剂搅拌箱,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和所述药剂搅拌箱远离所述电控箱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絮凝区和第二絮凝区;所述第一絮凝区内设有含煤废水进水管道和连通所述第二絮凝区的连通管道,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内设有连接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的液态药剂传输管道,所述第一絮凝区的下方设置泥浆沉积装置,所述泥浆沉积装置内设有通向箱体外部的绞龙输送管道,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内设有混合器;所述第二絮凝区的箱体内设有清水排水管,且所述第二絮凝区箱体内的底部设有沉积槽,所述沉积槽通过泥浆回流管与所述第一絮凝区相连接,所述泥浆回流管上设有泥浆泵。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排水管包括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出液管道进水口,所述出液管道内部设有过滤毛刷,所述过滤毛刷为纤维过滤毛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絮凝区内设有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伸出所述第二絮凝区的一端均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第二喷淋管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喷淋口和若干个第二喷淋口。

进一步地,所述沉积槽为倒梯形的凹槽,所述泥浆回流管伸出所述第二絮凝区的一端设有手动阀门,所述泥浆回流管的主管道上分设有若干个泥浆回流支管,所述泥浆回流支管位于所述沉积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绞龙输送管道的顶部设有绞龙电机,所述绞龙输送管道的顶部下方连接有小绞龙,所述小绞龙的出泥口处设有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的侧壁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二絮凝区与所述药剂搅拌箱之间设有清水循环管道,所述清水循环管道上设有清水循环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道包括L形管体和垂直于L形管体的横置管体,所述L形管体的顶面设有若干个连通管道进水口,所述横置管体的侧面设有若干个连通管道出水口,所述连通管道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絮凝区内,所述连通管道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絮凝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绞龙输送管道高出于所述第二絮凝区顶面部分管道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所述第二絮凝区的顶面设有沥水区,所述沥水区和所述第二絮凝区通过沥水管道回流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药剂搅拌箱的上方设有抽液泵,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的上方设有加药泵和倒斗状的固态药剂储存箱,所述固态药剂储存箱的侧壁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含煤废水进水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内设有与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和所述药剂搅拌箱相连接的电控自动加药装置和启动器,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上方设有液位仪,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所述药剂搅拌箱和所述第二絮凝区上方均设有抽取计量装置,所述药剂搅拌箱上方设有伸入至箱体内的搅拌泵。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药剂储存箱和所述药剂搅拌箱的外侧立墙均设有高位手动排液口和低位手动排液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本发明产品的优化改良设计,从而使得自然重力沉淀和絮凝处理有效结合、且实现了沉降物二次沉淀絮凝压缩,对系统中处理后的清水也进行了循环再利用,进而达到提高作业效率、提升自动化程度、有效降低泥煤的含水率、提高泥煤的抗冲击能力的技术效果,且本发明产品还具有工艺流程短、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无人值守连续作业的技术优势。

发明人:熊妍;顾国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