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改良型厌氧系统

发布时间:2023-11-11 8:27:36

公布日:2022.12.20

申请日:2022.10.14

分类号:C02F3/28(2006.01)I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底部设有进水管,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罐体顶端设有排气管,罐体侧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位于三相分离器上方,罐体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各个盘管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盘管通过分管连接,各个盘管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各个喷头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盘管与进水管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小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强废水与厌氧菌反应的效果。

1.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进水管(11),所述罐体(1)内设有三相分离器(12),所述罐体(1)顶端设有排气管(13),所述罐体(1)侧壁连接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位于三相分离器(12)上方,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15),各个所述盘管(15)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15)通过分管(151)连接,各个所述盘管(15)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152),各个所述喷头(152)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盘管(15)与进水管(11)连接;所述罐体(1)内壁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上铰接有两个支杆(22),两个所述支杆(22)远离滑块(21)的一端均设有取泥盒(23),所述滑块(21)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取泥盒(23)转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21)移动的升降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导杆(31),所述导杆(31)固定在所述罐体(1)底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杆(22)之间,所述导杆(3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倾斜的导向面(32),所述导杆(31)每端的导向面(32)均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面(32)关于所述导杆(31)对称分布,相对的两个所述导向面(32)间的间距沿朝向所述导杆(31)中部位置逐渐增加,所述支杆(22)朝向所述导杆(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辊轮(221),两个所述支杆(22)远离所述取泥盒(23)的一端连接有弹簧(33),所述导杆(31)位于所述支杆(22)铰接点和所述弹簧(33)之间;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输送机(41)和电磁铁(42),所述输送机(41)安装在罐体(1)侧壁上并与滑轨(2)相平行,所述电磁铁(42)设置在输送机(41)的输送带上,所述滑块(21)侧壁设有与电磁铁(42)对应的铁片(43),所述铁片(43)与所述罐体(1)内壁以及所述电磁铁(42)与所述罐体(1)外壁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罐体(1)和所述驱动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4)中的各部件均采用与所述电磁铁(42)不产生磁性的材质;所述取泥盒(23)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231);所述取泥盒(23)上连接有软管(5),所述进水管(11)在罐体(1)的内外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管接头(50),所述软管(5)远离取泥盒(23)的一端依次从两个管接头(50)穿出至罐体(1)外;所述罐体(1)侧壁连接有沿罐体(1)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所述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通过输水管(53)连接,所述输水管(53)上安装有循环泵(54),所述软管(5)与第二支管(52)连接;所述取泥盒(23)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透水孔(61),所述取泥盒(23)底部开设有与各个第一透水孔(61)连通的滑槽(62),所述滑槽(62)内滑动连接有封板(63),所述封板(63)开设有与第一透水孔(61)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631),所述导杆(31)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63)移动的联动组件(64),所述封板(6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封板(63)将各个所述第一透水孔(61)遮住;所述联动组件(64)包括限位板(641),所述限位板(641)设置在所述导杆(31)朝向所述取泥盒(23)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导杆(31)下端分布,所述限位板(64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封板(63)的一端位于所述取泥盒(23)外并连接有牵引绳(642),所述牵引绳(642)远离所述封板(63)的一端与所述导杆(31)侧壁相连。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废水与污泥床内厌氧菌无法充分反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顶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侧壁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三相分离器上方,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各个所述盘管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通过第一支管连接,各个所述盘管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各个所述喷头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盘管与进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废水从进水管输送至各个盘管内,各个喷头向上喷出水流,由于喷头倾斜设置,各束水流带动周边的水转动,将污泥床内的污泥搅动升起并扩散到上层水体中,使得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同时各个盘管上的喷头覆盖范围广,减小了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加了废水与厌氧菌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罐体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设有取泥盒,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取泥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移动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取泥盒夹取污泥,升降组件带动滑块向上移动至滑轨顶端,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取泥盒相互远离,使得污泥从取泥盒中落下,污泥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分散到水体中,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杆每端的导向面均设有两个且两个导向面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杆间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取泥盒相互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移动时,支杆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导向面移动,由于导向面倾斜分布,两个支杆随着导向面间间距的改变而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取泥盒转动,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输送机和电磁铁,所述输送机安装在罐体侧壁上并与滑轨相平行,所述电磁铁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所述滑块侧壁设有与电磁铁对应的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机带动电磁铁上下移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对铁片产生磁力吸引,使得铁片带动滑块沿滑轨上下移动,保证了罐体侧壁的完整。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泥盒在升降过程中,盒内的污泥在水流的冲刷下从各个通孔排出并向取泥盒周边扩散,增强了污泥在水体中的分散效果。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进水管在罐体的内外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管接头,所述软管远离取泥盒的一端依次从两个管接头穿出至罐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废水从软管输入,对取泥盒中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污泥快速从各个通孔散出,既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又使得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利于增加该部分废水反应、净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罐体侧壁连接有沿罐体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软管与第二支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泵将罐体内的废水从第一支管抽出,再从第二支管输入,使得罐体内形成向上的水流,利于带动污泥床的污泥向上浮起;软管水源来自第二支管,无需给软管单独供水,利于节省资源。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透水孔,所述取泥盒底部开设有与各个第一透水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开设有与第一透水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所述导杆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封板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封板将各个所述第一透水孔遮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泥盒上升时,第一透水孔被封板堵住,使得取泥盒上升过程中能够保留一定量的污泥;当取泥盒到达指定高度后,联动组件拉动封板移动,使得第二透水孔与第一透水孔连通,使得取泥盒下降时其底部的污泥可被冲走,减少污泥在取泥盒的滞留,从而保障从取泥盒向外扩散的污泥量;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连通后,取泥盒下降时受到的阻力降低。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限位板和牵引绳,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导杆侧壁并倾斜朝下分布,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封板连接,另一端与导杆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泥盒上升到指定高度后,牵引绳拉动封板移动,当取泥盒下降至限位板位置时,封板被限位板所抵而向滑槽内移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支杆朝向导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辊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轮利于降低支杆沿导杆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各个喷头喷出的各束水流带动周边的水转动,将污泥床内的污泥搅动升起并扩散到上层水体中,使得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同时各个盘管上的喷头覆盖范围广,减小了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加了废水与厌氧菌的反应效果;

2.取泥盒将污泥床内的污泥带到水体上部,再使污泥从取泥盒中落下,污泥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分散到水体中,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工业废水从软管输入,对取泥盒中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污泥快速从各个通孔散出,既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又使得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利于增加该部分废水净化效果。

(发明人:邱海鹏;郭晓煜;姜双双;何文婷;武文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