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全流程低负荷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1-14 9:18:53

申请日2021.05.20

公开日期2021.12.14

IPC分类C02F9/14;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以流体连通方式顺次设置的格栅池、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池、沉淀池、MBR膜池和药剂反应槽,其中,集水池用于汇集、储存污水,并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调节池对污水水质、水流进行调节;厌氧池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缺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MBBR池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污染物;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水流与污泥进行初步分离;MBR膜池将污水进行二次泥水分离;药剂反应槽内部放置的反应药剂与污水混合,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可以稳定、高效、低负荷的进行污水生化处理,可靠性高,稳定性强,抗冲击能力大,出水水质标准高。

1.jpg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流体连通方式顺次设置的格栅池、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池、沉淀池、MBR膜池以及药剂反应槽,其中,

格栅池,用于拦截、去除污水中的垃圾;

集水池,与所述格栅池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汇集、储存污水,并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调节池,对污水水质、水流进行调节,使下游的污水处理工序得到稳定的水量以及均匀的水质;

厌氧池,使污水中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缺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

MBBR池,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污染物;

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水流与污泥进行初步分离;

MBR膜池,将自所述沉淀池引入的污水进行二次泥水分离;和

药剂反应槽,内部放置有反应药剂,通过反应药剂与污水混合,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由主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的进流管路、出流管路组成,其中,

所述进流管路为三条,分别与所述MBBR池、沉淀池以及MBR膜池相连通,用于将所述MBBR池中产生的硝化液,以及沉淀池、MBR膜池分离出的污泥输送至主管路中;

所述出流管路为四条,分别与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相连通,用于将所述主管路中硝化液与污泥的混合物分流至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BR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一、鼓风机一和悬浮填料包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排泥管,其中,所述刮泥机用于污水与污泥分离,所述排泥管与所述进流管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中设置有MBR膜、污泥回流泵、MBR抽吸泵、曝气装置二、鼓风机二,所述污泥回流泵与所述进流管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池中还设置有MBR膜清洗装置、MBR膜反洗装置,用于对MBR膜进行清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药剂为消毒剂、氨氮去除剂和臭氧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反应槽还包括反应药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药剂反应槽内投放反应药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相邻工序间通过提升泵实现污水转运,所述提升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装置,用于清理MBBR池中的污泥,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说明书

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小城市一般采用的是CRI法(人工快渗系统)。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使用较多的高端设备,以缩短工艺流程、提高每个单体工序污水处理的复合指标,使整套系统进行高负荷的运转。目前,多数工矿企业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对水量负荷冲击能力差、抗水质污染指标冲击能力差以及低水量低水质污染指标冲击能力差等问题,如果来水指标与设计偏离小,工序还能正常运行,一旦水质、水量发生较大变化,工序的污水处理就不能正常运行,使得出水不能达标,影响下游工序的运行,甚至造成水站、水厂污水直接溢流,破坏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秩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稳定、高效、低负荷的进行污水生化处理,且系统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强,抗冲击能力大,出水水质标准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以流体连通方式顺次设置的格栅池、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池、沉淀池、MBR膜池以及药剂反应槽,其中,

格栅池,用于拦截、去除污水中的垃圾;

集水池,与所述格栅池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汇集、储存污水,并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调节池,对污水水质、水流进行调节,使下游的污水处理工序得到稳定的水量以及均匀的水质;

厌氧池,使污水中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缺氧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

MBBR池,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污染物;

沉淀池,将污水中的水流与污泥进行初步分离;

MBR膜池,将自所述沉淀池引入的污水进行二次泥水分离;和

药剂反应槽,内部放置有反应药剂,通过反应药剂与污水混合,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由主管路,以及分别与所述主管路相连通的进流管路、出流管路组成,其中,

所述进流管路为三条,分别与所述MBBR池、沉淀池以及MBR膜池相连通,用于将所述MBBR池中产生的硝化液,以及沉淀池、MBR膜池分离出的污泥输送至主管路中;

所述出流管路为四条,分别与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相连通,用于将所述主管路中硝化液与污泥的混合物分流至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以及缺氧池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BBR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一、鼓风机一和悬浮填料包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刮泥机、排泥管,其中,所述刮泥机用于污水与污泥分离,所述排泥管与所述进流管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BR膜池中设置有MBR膜、污泥回流泵、MBR抽吸泵、曝气装置二、鼓风机二,所述污泥回流泵与与所述进流管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MBR膜池中还设置有MBR膜清洗装置、MBR膜反洗装置,用于对MBR膜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药剂为消毒剂、氨氮去除剂和臭氧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药剂反应槽还包括反应药剂投加装置,用于向所述药剂反应槽内投放反应药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相邻工序间通过提升泵实现污水转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装置,用于清理MBBR池中的污泥,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流程低负荷的高效污水生化处理系统,通过充分利用系统中各工序的池容和设施尽可能的提前对污水进行处理,以提高污水生化处理效率,降低下游工序的负荷。另外,通过充分利用沉淀池、MBR膜池中分离出的污泥,对污水进行除臭,并提前吸附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提升各工序的污水处理效率,使整个系统可以高效、平稳的运行。

上述技术进步主要是由以下详细的技术改进所实现的:

1、本实用新型中以流体连通方式顺次设置的格栅池、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MBBR池、沉淀池、MBR膜池以及药剂反应槽,可以顺次去除水中各种污染物,以达到出水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系统工序排列更加合理,且各工序可以利用自身池容和设施尽可能的提前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污水生化处理效率,降低下游工序的负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流单元的设置,将MBBR池产生的硝化液和沉淀池、MBR膜池产生的污泥汇集后,分流至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和缺氧池中。集水池通过污泥与污水混合,可以提前絮凝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并进行分解,同时利用硝化液对集水池除臭,以防止夏天蚊虫滋生;调节池通过污泥与污水混合,提前在调节池中进行厌氧、缺氧反应,降解水中的污染指标;厌氧池通过污泥的活性作用,对污水中难降解的大份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缺氧池可以通过硝化液对污水进行反硝化脱氮。通过上述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和缺氧池利用硝化液、污泥进行污水处理,以提高各工序的污水处理能力,降低后续工序的负荷以及运行风险,使整个系统可以高效、平稳的运行。

(发明人:司亚彬; 张良; 李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