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污水处理增氧系统

发布时间:2022-12-29 11:10:07

申请日2021.05.11

公开日期2021.12.14

IPC分类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插接安装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壁两侧卡接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贯穿延伸至箱体内并焊接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焊接安装有除杂箱,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焊接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顶端焊接安装有导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焊接安装有圆轴,所述圆轴两端转动安装有搅动叶,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卡接安装有排布管,所述排布管顶端插接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排布管底端插接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排布管的一端连接安装有氧气泵,所述箱体底端焊接安装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有效的提升氧化反应的速度。

2.jpg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固定设置有进水槽(2),所述进水槽(2)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底端贯穿延伸至箱体(1)内并固定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两端固定设置有除杂箱(6),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滤板(7),所述滤板(7)顶端固定设置有导板(8),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固定设置有圆轴(9),所述圆轴(9)两端转动设置有搅动叶(10),所述箱体(1)内壁底端固定设置有排布管(11),所述排布管(11)顶端固定设置有出气管(12),所述排布管(11)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远离排布管(11)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氧气泵(14),所述箱体(1)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2)底端固定设置有进污管(16),所述进污管(16)底端贯穿箱体(1)并与除杂箱(6)转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6)底端固定设置有拨片,且两侧开设有渗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3)靠近氧气泵(14)的一端连接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2)内壁固定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壁两侧与电机(3)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排污管(17)。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作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

现有的污水处理会使用活性污泥来进行氧化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来净化污水,但是现有污水处理中结构复杂,而且会缺少氧气,减缓氧化反应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增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插接安装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壁两侧卡接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贯穿延伸至箱体内并焊接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焊接安装有除杂箱,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焊接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顶端焊接安装有导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焊接安装有圆轴,所述圆轴两端转动安装有搅动叶,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卡接安装有排布管,所述排布管顶端插接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排布管底端插接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排布管的一端连接安装有氧气泵,所述箱体底端焊接安装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进水槽底端插接安装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底端贯穿箱体并与除杂箱转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除杂箱底端焊接安装有拨片,且两侧开设有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氧气泵的一端连接安装有阀门和压力表。

优选的,所述进水槽内壁焊接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壁两侧与电机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插接安装有排污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污水排至进水槽内,通过进污管流至除杂箱内,同时启动电机,利用转动轴带动连杆,使除杂箱开始转动,污水通过离心力从两侧的渗水孔排出,杂质被留在除杂箱内,其中拨片能够更好的带动污水旋转,渗出的污水流至滤板内,经滤板过滤后流至箱体底端,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各种杂志和微生物,保证污水处理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通过启动氧气泵,通过连接管排至排布管,再由各个出气管排出,排出的氧气吹动搅动叶转动,从而搅动污水,加速有效的使氧气与污水充分混合,有效的提升氧化反应的速度,提升处理效率。

(发明人:郭徽; 李刚道; 王志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