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装置

发布时间:2022-12-12 10:13:02

申请日2021.05.06

公开日期2021.12.10

IPC分类B01D21/28;B01D21/24;B01D21/02;B01D21/01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包括沉降反应容器、闸门机构、过滤机构和抽离机构,所述沉降反应池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右侧面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沉降反应池通过第一导向槽活动连接有第一闸门,所述沉降反应池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左侧面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沉降反应池通过第二导向槽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絮凝剂的混合直接设置在沉降反应池内,省去了管路设备,实现了更大程度地一体化,通过设置单向滤板,既能够实现絮凝剂的混合,又能保证胶体物质只能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左右对称的闸门,控制沉降池的污水流动,提高污水沉降效率,通过设置高负压泵,对沉降下来的胶状沉淀统一抽离,提高了沉降杂质处理的效率。

7.jpg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包括沉降反应容器、闸门机构、过滤机构和抽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反应池(1)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右侧面的第一导向槽(5),所述沉降反应池(1)通过第一导向槽(5)活动连接有第一闸门(4),所述沉降反应池(1)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左侧面的第二导向槽(7),所述沉降反应池(1)通过第二导向槽(7)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6);

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顶部通过固定套(15)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活动端朝下并在下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滤板(18),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活动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7);

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上表面且靠近右侧面通过第一安装架(11)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13)的活动端朝下并与第一闸门(4)固定连接,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面通过第二安装架(12)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伸缩杆(14),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14)的活动端朝下并与第二闸门(6)固定连接;

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前方设置有高负压泵(10),所述高负压泵(10)的输入端通过抽吸管(9)与沉降反应池(1)的内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上表面设置有絮凝剂加入端口(3)和清洁水注入端(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后侧面开设有透明观察窗(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反应池(1)的前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滤板(18)仅允许其上方的絮凝物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门(4)设置为污水进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闸门(6)设置为污水排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9)与沉降反应池(1)的连接处设置有电动控制阀。

说明书

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高密度沉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用于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密封,高密度沉淀池采用高上升流速的沉淀形式,将凝聚、絮凝、沉淀和污泥浓缩功能集于一体,并在絮凝阶段进行污泥回流,提高絮凝沉淀和吸附效果。

现有的高密度沉淀池设备基本上也具备完整的功能。例如,在中国专利网上检索到一种专利号为201921230632.1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该实用新型采用管道水力混凝反应器取代传统高密度沉淀池钢砼结构的混合池、絮凝池,简化结构、降低工程成本、进一步减小占地面积。但结构依旧可以继续优化来降低工作时的耗能,于是在这里提出了新型结构的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包括沉降反应容器、闸门机构、过滤机构和抽离机构,所述沉降反应池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右侧面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沉降反应池通过第一导向槽活动连接有第一闸门,所述沉降反应池开设有由内壁延伸至左侧面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沉降反应池通过第二导向槽活动连接有第二闸门;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顶部通过固定套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朝下并在下端固定连接有单向滤板,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侧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上表面且靠近右侧面通过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一气动伸缩杆的活动端朝下并与第一闸门固定连接,所述沉降反应池的上表面且靠近左侧面通过第二安装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伸缩杆,所述第二气动伸缩杆的活动端朝下并与第二闸门固定连接;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前方设置有高负压泵,所述高负压泵的输入端通过抽吸管与沉降反应池的内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反应池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上表面设置有絮凝剂加入端口和清洁水注入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后侧面开设有透明观察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沉降反应池的前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单向滤板仅允许其上方的絮凝物通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闸门设置为污水进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闸门设置为污水排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抽吸管与沉降反应池的连接处设置有电动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通过将絮凝剂的混合直接设置在沉降反应池内,省去了管路设备,实现了更大程度地一体化。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通过设置单向滤板,既能够实现絮凝剂的混合,又能保证胶体物质只能向下运动。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通过设置左右对称的闸门,控制沉降池的污水流动,提高污水沉降效率。

4、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设备,通过设置高负压泵,对沉降下来的胶状沉淀统一抽离,提高了沉降杂质处理的效率。

(发明人:王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