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1-3-9 14:13:24

申请日 20200525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C02F9/06; C02F1/461; C02F101/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格栅预处理装置和净化装置,格栅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水口、格栅耙齿和出水口,格栅耙齿横跨并固定在箱体内,且在箱体的高度方向上均匀布置至少4层,格栅耙齿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净化装置数量为2套,通过管路与格栅预处理装置上的出水口连通,并相对于格栅预处理装置的中心对称布置;净化装置交替间隔运行且用于废水的电解处理。通过净化装置在处理废水时采用交替间隔运行的方式,以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特别适合处理一些生化性差的污水,占地面积下、成本低、能耗小、不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6.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预处理装置(1)和净化装置(2),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1)包括箱体(1.1)、进水口(1.2)、格栅耙齿(1.3)和出水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耙齿(1.3)横跨并固定在所述箱体(1.1)内,且在所述箱体(1.1)的高度方向上均匀布置至少4层,所述格栅耙齿(1.3)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所述净化装置(2)数量为2套,通过管路与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1)上的所述出水口(1.4)连通,并相对于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1)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净化装置(2)交替间隔运行且用于废水的电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2)包括电解设备(2.1)、进液口(2.2)和出液口(2.3);所述进液口(2.2)通过阀门A(3)和离心泵A(4)与所述出水口(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设备(2.1)为三维电极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中的第三电极为无烟煤柱状活性炭(2.1.1),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2.1.1)采用固定床方式安装固定并均匀布满在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高压气吹脱机构(2.1.2),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2.1.2)位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的上端,且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2.1.2)一端与离心泵E(7)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上;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2.1.2)用于向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2.1.1)吹高压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高压水冲洗机构(2.1.3)和储水箱(2.1.4),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2.1.3)位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的下端,并通过管路、阀门D(9)和离心泵D(8)与所述储水箱(2.1.4)下端连通;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2.1.3)用于向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2.1.1)喷射高压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集水槽(2.1.5)、泥水离心分离设备(2.1.6);所述集水槽(2.1.5)位于所述出液口(2.3)和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2.1.3)之间,且所述集水槽(2.1.5)通过管路、阀门B(5)和离心泵B(6)与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2.1.6)连通;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2.1.6)位于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2.1.3)的下方,且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2.1.6)设置有排泥管(2.1.6.1)和排水管(2.1.6.2);所述排水管(2.1.6.2)通过管路、阀门C(10)和离心泵C(11)与所述储水箱(2.1.4)上端连通;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2.1.6)用于泥水的分离。

说明书

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浓度氨氮废水因排放量大、成分复杂且毒性强,不经处理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对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进一步处理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低浓度氨氮废水排入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因此,寻求实用有效去除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治理愈来愈重视,如何在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外针对低浓度氨氮废水降解的各种设备或装置,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采用吸附法的装置虽然操作方便,且吸附剂种类多、成本低,能重复利用,但是交换容量有限,解析频繁,常需与其他设备联用或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折点氯化法的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果稳定且不易受温度影响的优势,但折点难以掌控,且易发生二次污染;采用生物法的设备具有处理工艺成熟、脱氮效果好的优点,但是投资成本高、反应时间长,且常需外加碳源,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现有技术中,一种简易高效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专利文献号CN104261594A),其优点在于经济高效,能使氨氮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又能提高阳离子树脂对氨氮的吸附交换容量,此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首先将氨氮废水调到PH>8,沉淀一段时间,等上清液无悬浮颗粒时,将上清液进行纳滤装置,然后将纳滤出水进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氨氮吸附;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吸附处理工艺方法(专利文献号CN104445500A),其特征在于,将吸附剂经过一定条件的活化后在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且吸附剂再生后仍可用于废水处理,此方法处理效果好,吸附剂再生成本低,重复利用性好;一种超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专利文献号CN110627248A),此发明采用稳定气态膜系统对氨氮进行去除,传质推动力大,传质速率高。稳定气态膜系统适用于多种氨氮吸收液,可以根据实际氨氮浓度的调整,均可以得到浓度和纯度较高的副产品,副产品可回用或外销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以上提到的三种现有技术都能实现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并起到积极的效果,但是存在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能耗大、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现有的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特别适合处理一些生化性差的污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格栅预处理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进水口、格栅耙齿和出水口,所述格栅耙齿横跨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且在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上均匀布置至少4层,所述格栅耙齿用于处理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所述净化装置数量为2套,通过管路与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上的出水口连通,并相对于所述格栅预处理装置的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净化装置交替间隔运行且用于废水的电解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电解设备、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阀门A和离心泵A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设备为三维电极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中的第三电极为无烟煤柱状活性炭,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采用固定床方式安装固定并均匀布满在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中。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高压气吹脱机构,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位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的上端,且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一端与离心泵E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三维电极设备上;所述高压气吹脱机构用于向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吹高压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高压水冲洗机构和储水箱,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位于所述三维电极设备的下端,并通过管路、阀门D和离心泵D与所述储水箱下端连通;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用于向所述无烟煤柱状活性炭喷射高压水。

进一步地,所述三维电极设备还包括集水槽(、泥水离心分离设备;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之间,且所述集水槽通过管路、阀门B和离心泵B与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连通;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位于所述高压水冲洗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设置有排泥管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通过管路、阀门C和离心泵C与所述储水箱上端连通;所述泥水离心分离设备用于泥水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法简单,无添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低,且设备交替运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特别适合处理一些生化性差的污水。

发明人 (曲毅;郝进伟;丁宇;杨宏旺;刘雪;徐慧荟;张华巍;王兆选;张培杨;谢辉;李守伟;曹贻社;于海深;常安;金田宗;康琦;李鹏;梁春花;柳晓明;马吉飞;牟玉明;裴俊玲;任国杰;杨建成;宋晓琳;孙国剑;王翠辉;吴晓峰;夏鸿飞;刘丽;肖洪钢;武伟;臧岐山;张广为;张来君;赵伟龙;李楠;郑勇;王昌启;冯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