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3-9 14:09:07

申请日 20200902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C02F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室和与喷漆室连通的液流通道;在喷漆室下游的液流通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曝气机构、混凝机构、絮凝机构、电催化机构以及超声波发生机构。喷漆室中含有漆雾的废水沿着液流通道输送,废水先经过曝气机构进行曝气,以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然后再经过混凝机构对废水进行混凝,使废水中的有机分子发生凝聚;然后再经过絮凝机构对废水进行絮凝,将废水中的有机分子聚集起来;再经过电催化机构对废水进行电氧化,使废水中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以减小废水中污染物;最后通过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超声波空化作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设备占用体积小,控制简单,耗材成本也低。

4.JPG

权利要求书

1.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漆室和与所述喷漆室连通的液流通道;在所述喷漆室下游的所述液流通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曝气机构、混凝机构、絮凝机构、电催化机构以及超声波发生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调节池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底部的第一曝气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池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混凝槽、与所述混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第一酸碱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罐,以及与所述混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混凝剂的第二加药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槽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絮凝槽和与所述絮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絮凝剂的第三加药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催化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絮凝槽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电催化槽和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的电极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催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的第二曝气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器与所述第二曝气器分别与气源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器与所述气源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有气流调节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催化槽下游的所述液流通道上设置有回用水箱,所述回用水箱与所述喷漆室连通。

说明书

喷漆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喷漆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产品中,许多产品都需要采用喷漆工艺,在湿式喷喷涂完成后通常采用水洗涤喷漆室作业区空气,空气中的漆雾(漆雾:比如醇酸树脂、硝化棉,以及醋酸乙酯中任意一种)(和/或有机溶剂:比如丙烯酸树脂)被转移到水中形成喷漆废水。为了处理喷漆废水,喷漆废水通常需要经过生化的处理(比如:采用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大、运行条件苛刻和操作不便,以及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漆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喷漆废水占用空间过大,操作复杂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室和与所述喷漆室连通的液流通道;在所述喷漆室下游的所述液流通道上分别依次设置有曝气机构、混凝机构、絮凝机构、电催化机构以及超声波发生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机构包括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调节池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底部的第一曝气器。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池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混凝槽、与所述混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第一酸碱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罐,以及与所述混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混凝剂的第二加药罐。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槽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絮凝槽和与所述絮凝槽连通并用于添加絮凝剂的第三加药罐。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催化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絮凝槽下游并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电催化槽和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的电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发生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催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催化槽内的第二曝气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曝气器与所述第二曝气器分别与气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曝气器与所述气源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有气流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催化槽下游的所述液流通道上设置有回用水箱,所述回用水箱与所述喷漆室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喷漆废水处理装置,喷漆室中含有漆雾的废水沿着液流通道输送,废水先经过曝气机构进行曝气,以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然后再经过混凝机构对废水进行混凝,使废水中的有机分子发生凝聚;然后再经过絮凝机构对废水进行絮凝,将废水中的有机分子聚集起来;再经过电催化机构对废水进行电氧化,使废水中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以减小废水中污染物;最后通过超声波发生机构通过超声波空化作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设备占用体积小,控制简单,耗材成本也低。

发明人 (韦献革;杨梦浩;杜长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