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NP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2-24 11:05:49

申请日 20191011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IPC分类号 C02F1/04; C02F101/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DDNP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加热室;第一蒸发室,第一蒸发室的中部与第一加热室的顶端连通;废水进入管,废水进入管与第一蒸发室的底端连通,第一蒸发室的顶端设有第一蒸汽排出口,第一蒸发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回料组件,第一蒸发室通过第一回料组件与第一加热室连通;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与第一蒸汽排出口连通;储液罐,第一冷却器与储液罐连通;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一抽气管与第一冷却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能够方便快捷的处理大量DDNP废水,采用全封闭式负压内循环蒸发,受热时间短,蒸发速度快,能源消耗低。

9.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热室(1),所述第一加热室(1)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渣管(9),所述第一排渣管(9)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10);

第一蒸发室(7),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室(1)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底端设有废水进入管(2),所述废水进入管(2)的一端向外延伸与外部废水连通,所述废水进入管(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分料管(14),所述第一分料管(14)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进入管(2)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分料管(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顶端设有第一蒸汽排出口(18),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底端设有第一回料组件,所述第一蒸发室(7)通过所述第一回料组件与所述第一加热室(1)连通;

第一冷却器(35),所述第一冷却器(35)上设有第一蒸汽进入口(36),所述第一蒸汽进入口(36)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19)与所述第一蒸汽排出口(18)连通,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进入口(36)连接,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1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排出口(18)连接;

储液罐(42),所述第一冷却器(35)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罐(42)的顶端,所述第一冷却器(35)与所述储液罐(42)连通,所述储液罐(42)上设有净水排出口(43);

第一真空泵(39),所述第一真空泵(39)通过第一抽气管(38)与所述第一冷却器(3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料组件包括第一回料管(11)、第一输料泵(12)和第二回料管(13),所述第一回料管(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室(1)的底端侧边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回料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料泵(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回料管(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料泵(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回料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室(1)内设有第一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室(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换热液进入口(3)和第一换热液排出口(4),所述第一换热液进入口(3)与所述第一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液排出口(4)与所述第一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室(7)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第一蒸发室(7)内的第一观察窗(17),所述第一蒸发室(7)内壁的顶端设有第一照明灯(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35)内设有第二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冷却器(3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液进入口(40)和第一冷却液排出口(41),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入口(40)与所述第二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排出口(41)与所述第二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室(21)和第二蒸发室(24),所述第二加热室(21)的底端设有第二排渣管(27),所述第二排渣管(27)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28),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室(21)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底端设有第二分料管(15),所述第二分料管(15)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进入管(2)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分料管(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顶端设有第二蒸汽排出口(34),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底端设有第二回料组件,所述第二蒸发室(24)通过所述第二回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室(21)连通,所述第二蒸汽排出口(34)通过连接管(33)与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1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真空泵(48)和第二冷却器(44),所述第二冷却器(44)上设有第二蒸汽进入口(45),所述第二真空泵(48)通过第二抽气管(47)与所述第二冷却器(44)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室(21)内设有第三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室(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换热液进入口和第二换热液排出口,所述第二换热液进入口与所述第三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三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19)上设有第二蒸汽输送管(20),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20)的中部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液进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上设有第三蒸汽输送管(32),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汽进入口(45)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44)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罐(42)的顶端,所述第二冷却器(44)与所述储液罐(4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器(44)内设有第四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二冷却器(44)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冷却液进入口(49)和第二冷却液排出口(50),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入口(49)与所述第四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排出口(50)与所述第四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料组件包括第三回料管(29)、第二输料泵(31)和第四回料管(30),所述第三回料管(2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室(21)的底端侧边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回料管(2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料泵(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四回料管(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料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四回料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DDNP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室(24)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第二蒸发室(24)内的第二观察窗(25),所述第二蒸发室(24)内壁的顶端设有第二照明灯(52)。

说明书

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二硝基重氮酚(DDNP),为亮黄色针状结晶,诞生于1858年,最初被用作染料,后经实践发现其具有良好的起爆性能,且制作原料多样,生产工艺简单,同时具有近似猛炸药的威力,被国内外广泛用作起爆药剂。在导爆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DDNP废水,废水呈暗红色。

目前,国内外处理DDNP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电解法。

但是电解法处理DDNP废水,电耗和可溶性阳极材料消耗大,电极易钝化, 维修更换较烦琐。对于处理大量DDNP废水并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处理DDNP废水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能够方便快捷的处理大量DDNP废水,采用全封闭式负压内循环蒸发,受热时间短,蒸发速度快,能源消耗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DDNP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加热室,所述第一加热室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渣管,所述第一排渣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一蒸发室,所述第一蒸发室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室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室的底端设有废水进入管,所述废水进入管的一端向外延伸与外部废水连通,所述废水进入管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分料管,所述第一分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进入管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分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室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室的顶端设有第一蒸汽排出口,所述第一蒸发室的底端设有第一回料组件,所述第一蒸发室通过所述第一回料组件与所述第一加热室连通;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上设有第一蒸汽进入口,所述第一蒸汽进入口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与所述第一蒸汽排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进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汽排出口连接;储液罐,所述第一冷却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罐的顶端,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储液罐上设有净水排出口;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一抽气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废水加入到第一加热室和第一蒸发室内,经过第一加热室对废水进行加热,再通过第一真空泵使得第一加热室和第一蒸发室内保持负压状态,经第一加热室加热后的废水进入到第一蒸发室,在第一蒸发室蒸发成蒸汽,蒸汽流入到第一冷却器冷凝成液体,从而形成干净的水,其中采用负压状态加热蒸发,使得水相在较低的温度下能够蒸发,废水受热时间缩短,蒸发速度加快,从而能源消耗降低;同时本设备处理简单,只需要一个人即可进行操作,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整个设备处理废水,无需任何化学试剂,第一冷却器的冷凝水来自处理后循环用水,无需增大用水量。并利用热交换原理,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如冷凝回流水具有一定温度直接进人锅炉燃烧取暖等;其中第一加热室内采用循环加热,管内壁不会产生硬水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回料组件包括第一回料管、第一输料泵和第二回料管,所述第一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室的底端侧边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回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料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料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回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室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将第一蒸发室内的废水回流到第一加热室内,形成循环加热。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室内设有第一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室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换热液进入口和第一换热液排出口,所述第一换热液进入口与所述第一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一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效率高,能耗低,能够利用现有锅炉产生的多余热气进行加热。

进一步,所述第一蒸发室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第一蒸发室内的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蒸发室内壁的顶端设有第一照明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观察到第一蒸发室内废水蒸发情况。

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器内设有第二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冷却液进入口和第一冷却液排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入口与所述第二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二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蒸汽受冷冷却冷凝成液态。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加热室和第二蒸发室,所述第二加热室的底端设有第二排渣管;所述第二排渣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第二蒸发室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加热室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室的底端设有第二分料管,所述第二分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进入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分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室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室的顶端设有第二蒸汽排出口,所述第二蒸发室的底端设有第二回料组件,所述第二蒸发室通过所述第二回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加热室连通,所述第二蒸汽排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二加热室和第二蒸发室能够同时处理废水,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上设有第二蒸汽进入口,所述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二抽气管与所述第二冷却器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室内设有第三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室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换热液进入口和第二换热液排出口,所述第二换热液进入口与所述第三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与所述第三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上设有第二蒸汽输送管,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的中部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液进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上设有第三蒸汽输送管,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液排出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汽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储液罐的顶端,所述第二冷却器与所述储液罐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蒸发室产生的蒸汽对第二加热室内的废水进行加热,能够有效的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损耗。

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却器内设有第四列管换热器,所述第二冷却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冷却液进入口和第二冷却液排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入口与所述第四列管换热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排出口与所述第四列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冷却器分别冷却蒸汽,效率更高,通过第四列管换热器换热,使得蒸汽受冷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第二回料组件包括第三回料管、第二输料泵和第四回料管,所述第三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加热室的底端侧边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回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料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四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料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四回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室的底端固定连接并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将第二蒸发室内的废水回流到第二加热室内,利于循环加热。

进一步,所述第二蒸发室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第二蒸发室内的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二蒸发室内壁的顶端设有第二照明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观察第二蒸发室内废水的蒸发情况。

发明人 (朱浩;刘振茂;黄嵩;龙波;刘颢;龙正华;黄竺;陆海东;张健;程健;李泉铭;黄方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