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21-2-20 9:28:45

申请日 20200311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和过滤池,反应池顶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分水管连接反应池,反应池内中央位置设有转轴,转轴顶端穿过反应池和电机连接,转轴外部设有若干搅拌叶,搅拌叶设有若干反硝化反应装置,过滤池内部顶端设有喷淋管,反应池通过输送管连接喷淋管,过滤池内部间隔设有若干过滤网,过滤池外部靠近于过滤网一侧设有料斗,料斗内部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顶端设有清洁刷;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在反硝化反应的过程中可加快废水反应效率,混合更均匀,有效提高高氨氮去除率,且清洁过滤网便捷,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9.JPG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6)和过滤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6)顶部设有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通过分水管(2)连接反应池(6),所述反应池(6)内部中央位置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顶端穿过反应池(6)和电机(7)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外部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3),所述搅拌叶(3)设有若干反硝化反应装置(4),所述过滤池(10)内部顶端设有喷淋管(11),所述反应池(6)通过输送管(9)连接喷淋管(11),所述过滤池(10)内部间隔设有若干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平行设置于喷淋管(11)底部,所述过滤池(10)外部靠近于过滤网(12)一侧设有料斗(15),所述料斗(15)内部设有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顶端设有清洁刷(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6)内部间隔设有若干电加热板(5),所述电加热板(5)和搅拌叶(3)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反应装置(4)包括自养反硝化菌群反应器和固体碳源,自养反硝化菌群容器和固体碳源均匀分布在搅拌叶(3)表面,所述固体碳源为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稻壳、花生壳或木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1)底部间隔设有若干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0)靠近于料斗(15)一侧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配套设有密封挡盖。

说明书

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分支。因我国多煤少油的特点,对煤的利用,特别是使用煤来生产乙烯、甲醇、醋酸等有机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煤化工因此应运而生。但是煤化工在制煤气后的碳洗工段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在环保领域,一般将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分为三个级别,氨氮浓度低于50mg/l的称为低浓度氨氮废水,氨氮浓度介于50~500mg/l的称为中度氨氮废水,高于500mg/l的属于高浓度氨氮废水。当废水中氨氮浓度高于500mg/l时,煤化工企业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废水中参入自来水稀释,这将增加企业的用水额度和用水支出或将高浓度废水另外储存,但这既增加企业的设备支出,也增加操作成本,同时对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氨氮煤化工废水反硝化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和过滤池,所述反应池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分水管连接反应池,所述反应池内部中央位置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顶端穿过反应池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部间隔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反硝化反应装置,所述过滤池内部顶端设有喷淋管,所述反应池通过输送管连接喷淋管,所述过滤池内部间隔设有若干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平行设置于喷淋管底部,所述过滤池外部靠近于过滤网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内部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端设有清洁刷。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内部间隔设有若干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和搅拌叶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反应装置包括自养反硝化菌群反应器和固体碳源,自养反硝化菌群容器和固体碳源均匀分布在搅拌叶表面,所述固体碳源为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稻壳、花生壳或木屑。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底部间隔设有若干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靠近于料斗一侧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配套设有密封挡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在反硝化反应的过程中可加快废水反应效率,混合更均匀,有效提高高氨氮去除率,且清洁过滤网便捷,减少人工劳动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人 (陈业钢;李娟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