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9-4-10 9:42:40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隔油池、调节池、絮凝装置、超微浮选装置、配水/酸化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无机陶瓷膜、消毒池和清水池,依次相连,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高效的对水质水量多变的、波动幅度大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且运行简单、出水稳定、占地面积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池(2)、调节池(3)、絮凝装置(4)、超微浮选装置(5)、配水/酸化池(6)、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沉淀池(8)、生物接触氧化池(9)、无机陶瓷膜(10)、消毒池(11)和清水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4)包括PAC反应罐(4a)和PAM反应罐(4b),所述PAC反应罐(4a)和PAM反应罐(4b)均设有自动加药系统(14),PAC反应罐(4a)与所述调节池(3)连接,PAM反应罐(4b)与所述超微浮选装置(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7a)和污泥回流罐(7b);所述污泥回流罐(7b)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7a)的污泥入口用以将污泥回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7a)内;污泥回流罐(7b)的入液口连通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7a)的出液口,污泥回流罐(7b)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沉淀池(8)的入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9)包括若干缺氧反应池(9a)和若干好氧反应池(9b),所述缺氧反应池(9a)和所述好氧反应池(9b)交替设置,一个缺氧反应池(9a)和一个好氧反应池(9b)形成一个反应组,组内缺氧反应池(9a)设于好氧反应池(9b)之前且设有用以实现组内循环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9b)的出液口和缺氧反应池(9a)的入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生物接触氧化池(9)和无机陶瓷膜(10)集成于一个箱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13),所述污泥处理系统(13)包括用以收集所述调节池(3)、超微浮选装置(5)、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沉淀池(8)、生物接触氧化池(9)和无机陶瓷膜(10)净水时产生的污泥的污泥池(13a)和用以泥水分离的叠螺机(13b),所述污泥池(13a)的污泥入口连通调节池(3)、超微浮选装置(5)、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沉淀池(8)、生物接触氧化池(9)和无机陶瓷膜(10)的污泥出口,所述叠螺机(13b)和污泥池(13a)通过泵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陶瓷膜(10)为非对称膜,无机陶瓷膜(10)的膜孔径在0.08~0.3μm。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如下:

  S1.将渗滤液排入隔油池(2),隔油池(2)利用油脂自身的密度特性,渗滤液中的悬浮油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聚集上浮,从渗滤液中分离出来;

  S2.渗滤液排入调节池(3),在调节池(3)中进行暂存,减小渗滤液水质水量波动;

  S3.渗滤液排入絮凝装置(4),依次加入PAC药剂和PAM药剂,PAC药剂在渗滤液中形成特定的絮状物质,对渗滤液中极小的颗粒污染物吸附、捕捉,形成较明显颗粒物,利用PAM药剂的网状结构,对渗滤液中混凝而成的小颗粒物质进行捕捉,形成大颗粒固体物质,从渗滤液中分离出来;

  S4.渗滤液排入超微浮选装置(5),渗滤液在超微浮选装置(5)内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并同步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的浮渣浓缩;

  S5.经过分离后的渗滤液自流进入配水/酸化池(6),在配水/酸化池(6)内进行暂存和水质调节,添加为后端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的营养物质、促使微生物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生化酸化作用;

  S6.将渗滤液泵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水体被均匀的引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7)反应器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含有颗粒污泥/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在与污泥接触的过程中快速发生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下产生的沼气上升引起内部水体循环;水体在污泥层反应产生的部分气体附着在污泥上,并和其他没有附着的气体向上升浮到顶端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当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击到三相反应器时,气泡与污泥分离积聚到集气室,而污泥脱离气泡后立即下沉到底部污泥床表面与其它污染物继续与进水有机物发生反应,集气室内的气体通过导管引出;

  S7.渗滤液排入沉淀池(8),渗滤液在沉淀池(8)中暂存,以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泥,同时在沉淀池(8)内进行缺氧反应,以持续降低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

  S8.渗滤液排入生物接触氧化池(9),控制缺氧反应池(9a)内的溶解氧为0.4~0.6mg/L,好氧反应池(9b)内的溶解氧≥2mg/L,好氧反应池(9b)回流部分渗滤液至缺氧反应池(9a),回流比为100%~200%;

  S9.渗滤液排入无机陶瓷膜(10),无机陶瓷膜(10)内通过自吸产生负压,促使渗滤液在负压作用下进行过滤;

  S10.渗滤液排入消毒池(11)进行消毒后排入清水池(12),达标排放;

  S11.将上述步骤的污泥排入污泥池(13a),泵将污泥泵入叠螺机(13b)进行固液分离,滤液排入调节池(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超微浮选装置(5)产生的气泡的直径为30~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所述的营养物质为碳源和磷源。

  说明书

  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各小区、街道等区域垃圾统一收集至压缩站中转站内后,垃圾在压缩中转站内进行深度降容压缩,将垃圾本身带有的水分(自由水体)、油渍等液体尽可能的压缩出来,进一步减少垃圾自身重量、容积,最大化的提升了后续运输车辆的装载量,有效的降低后期运输成本以及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污水滴漏、臭味外溢等情况发生,因此产生了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水质十分复杂多变,具有十分明显的水质水量多变性,浓度高、波动大,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都具有明显的水质水量变化,给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大致有五种:与城市污水合并、生物处理方法、物化处理方法、土地处理法、蒸发处理,其中与城市污水合并最为常见,生活污水自身污染物浓度较低(COD一般在100~500mg/L之间),高浓度污染物的压缩液的并入对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来说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无法实现稳定稀释,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整个污水处理站处理性能低下,严重者直接使其瘫痪失去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其能高效的处理波动范围巨大的垃圾渗滤液,且其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能力强、出水稳定,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渗滤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池、调节池、絮凝沉淀装置、超微浮选装置、配水/酸化池、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无机陶瓷膜、消毒池和清水池。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沉淀装置包括PAC反应罐和PAM反应罐,所述PAC反应罐和PAM反应罐均设有自动加药系统,PAC反应罐与所述调节池连接,PAM反应罐与所述超微浮选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包括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和污泥回流罐;所述污泥回流罐的污泥出口连通所述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的污泥入口用以将污泥回流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内;污泥回流罐的入液口连通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本体的出液口,污泥回流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入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若干缺氧反应池和若干好氧反应池,所述缺氧反应池和所述好氧反应池交替设置,一个缺氧反应池和一个好氧反应池形成一个反应组,组内缺氧反应池设于好氧反应池之前且设有用以实现组内内循环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连通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出液口和缺氧反应池的入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无机陶瓷膜集成于一个箱体内。

  进一步的,包括用以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用以收集所述调节池、超微浮选装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无机陶瓷膜净水时产生的污泥的污泥池和用以泥水分离的叠螺机,所述污泥池的污泥入口分别连通调节池、超微浮选装置、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无机陶瓷膜的污泥出口,所述叠螺机和污泥池通过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陶瓷膜为非对称膜,无机陶瓷膜的膜孔径在0.08~0.3μm。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渗滤液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如下:

  S1.将渗滤液排入隔油池,隔油池利用油脂自身的密度特性,渗滤液中的悬浮油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聚集上浮,渗滤液中分离出来;

  S2.渗滤液排入调节池,在调节池中进行暂存,减小渗滤液水质水量波动;

  S3.渗滤液排入絮凝沉淀装置,依次加入PAC药剂和PAM药剂,PAC药剂在渗滤液中形成特定的絮状物质,对渗滤液中极小的颗粒污染物吸附、捕捉,形成较明显小颗粒物,利用PAM药剂的网状结构,对渗滤液中混凝而成的小分子物质进行捕捉,形成大颗粒固体物质,从渗滤液中分离出来;

  S4.渗滤液排入超微浮选装置,渗滤液在超微浮选装置内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并同步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浮渣浓缩;

  S5.经过分离后的渗滤液自流进入配水/酸化池,在配水/酸化池内进行暂存和水质调节,添加为后端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的营养物质、促使微生物新陈代谢起到一定的生化酸化作用;

  S6.将渗滤液泵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水体被均匀的引入反应器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含有颗粒污泥/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在与污泥接触的过程中快速发生厌氧反应,在厌氧反应下产生的沼气上升引起内部水体循环;水体在污泥层反应产生的部分气体附着在污泥上,并和其他没有附着的气体向上升浮到顶端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当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击到三相反应器时,气泡与污泥分离积聚到集气室,而污泥脱离气泡后立即下沉到底部污泥床表面与其它污染物继续与进水有机物发生反应,集气室内的气体通过导管引出;

  S7.渗滤液排入沉淀池,渗滤液在沉淀池中暂存,以去除渗滤液中的污泥,同时在沉淀池内进行缺氧反应,以持续降低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

  S8.渗滤液排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控制缺氧反应池内的溶解氧为0.4~0.6mg/L,好氧反应池内的溶解氧≥2mg/L,好氧反应池回流部分渗滤液至缺氧反应池,回流比为100%~200%;

  S9.渗滤液排入无机陶瓷膜,无机陶瓷膜内通过自吸产生负压,渗滤液在负压作用下进行过滤;

  S10.渗滤液排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后排入清水池,达标排放;

  S11.将上述步骤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泵将污泥泵入叠螺机进行固液分离,滤液排入调节/应急池。

  进一步的,S4步骤中,超微浮选装置产生的气泡的直径为30~50μm。

  进一步的,S5步骤中,所述的营养物质为碳源和磷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占地小、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能够接受较大范围波动的污染物、且运行简单、出水稳定。

  本发明既能高效削减COD、NH3-N、TP、SS等常规污染物,并能针对高含油、高含重金属等污染物,通过超微浮选深度分离系统高效去除水体表面活性剂、油脂、重金属等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有效保障后端生化膜和无机膜的稳定运行;

  “物化处理”与“深度物理(超微浮选深度分离系统)”相结合,使得水体在前端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兼氧-厌氧-好氧-兼氧”环境转变,促使污染物最大化的前端处理,极大的降低了后续处理系统的负荷,有效保障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整体水体处理难度。

  末端无机机械陶瓷膜有效耐酸碱、耐高温和在极端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水质,同时具有极强的刚性,能够有效抵抗高强度的冲刷、内部高负压、高正压的苛刻环境,能够长期负压、正压工作中不变形,极大的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