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O3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4-5 14:36:21

  申请日2018.04.03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该第一污水池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臭氧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臭氧反应池底部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伸入第二污水池顶部开口上方,第二污水池的液面底部处通过第三管道与SBR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SBR反应池底部出水口连接外排管道;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抽吸式水泵;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抽吸式水泵;外排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各电磁阀、抽吸式水泵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与SBR二者的结合,弥补了SBR低降解新型污染物能力,并且提高了常规污染物的降解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该第一污水池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臭氧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所述臭氧反应池底部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伸入第二污水池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第二污水池的液面底部处通过第三管道与SBR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所述SBR反应池底部出水口连接外排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抽吸式水泵;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抽吸式水泵;所述外排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抽吸式水泵、第二抽吸式水泵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制备装置、臭氧收集装置;其中,

  所述臭氧制备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与臭氧反应池的底部对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所述臭氧收集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第五管道与臭氧反应池的顶部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空气泵、曝气盘;所述空气泵出气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曝气盘对接,所述曝气盘设于SBR反应池的内侧底部,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反应池中填充用于增加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的滤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温度感应器,且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器的感应温度对SBR反应池进行加热的电阻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BR-O3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说明书

  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SBR法是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其主要特点在于工艺简单、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对常规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特点。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一般污水处理厂中不能彻底有效的去除含有此类物质的废水,有研究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超过70%的该类物质被转移到污泥中随剩余污泥排放进入到环境中而造成二次污染;而臭氧氧化具有提高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和提高水的可生化性的特点,其降解物质的主要机理为:臭氧在水中不稳定,可分解为氧气,并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单原子氧(·O)和羟基(·OH)等具有极强氧化作用的物质,对水中的有机物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并且对环境无害。

  经检索发现专利号为201320548008.2,公开号CN203474588U,专利名称为:一种生活污水回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其说明书公开了以下步骤:(1)生活污水经格栅流入调节池中,调节池依次管接SBR反应池、MBR反应池、回用水池;(2)MBR反应池经污泥泵将污泥回流至SBR反应池中;(3)臭氧发生装置向MBR反应池中鼓入臭氧;(4)鼓风机向MBR水体中鼓入空气;(5)MBR反应池的膜出水经抽吸泵抽入回用水池。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水中常规污染物,但对PPCPs类新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差,MBR反应池污泥驯化周期长,且处理后水的浊度、色度以及微生物含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SBR-O3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该第一污水池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臭氧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所述臭氧反应池底部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伸入第二污水池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第二污水池的液面底部处通过第三管道与SBR反应池顶部进水口对接,所述SBR反应池底部出水口连接外排管道;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抽吸式水泵;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抽吸式水泵;所述外排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抽吸式水泵、第二抽吸式水泵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臭氧制备装置、臭氧收集装置;其中,

  所述臭氧制备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与臭氧反应池的底部对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所述臭氧收集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第五管道与臭氧反应池的顶部对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空气泵、曝气盘;所述空气泵出气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曝气盘对接,所述曝气盘设于SBR反应池的内侧底部,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臭氧反应池中填充用于增加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的滤料。

  优选地,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温度感应器,且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感应器的感应温度对SBR反应池进行加热的电阻丝。

  优选地,所述SBR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线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与SBR二者的结合,弥补了SBR低降解新型污染物能力,并且提高了常规污染物的降解率;

  (2)本实用新型SBR反应池时间设置合理,水力停留时间为两天,保证污水的去除率,以12个小时作为一个周期间歇性曝气,合理利用微生物活性,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3)在本实用新型SBR池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以及电阻丝,提高了装置在多种环境下正常运行的能力;

  (4)本实用新型臭氧反应池设置成狭长型,并且在臭氧反应池内加入滤料,增加了臭氧的水力停留时间以及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增强处理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