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08.20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和二次处理池,所述进水管中部下端设有污水支管,所述污水支管下端连通有沉淀处理池,所述沉淀处理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接收池,所述过滤池上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好氧处理区和厌氧处理区下端设有支撑滤网,所述支撑滤网下部设有位于过滤池底部中心的污水中和箱,所述过滤池后侧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后端与二次处理池连通,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可以在前部分的配合下实现污水初步过滤,并且设有二次处理池便于配套后续的处理过程,并且可以使初步过滤的大型污染物通过沉淀处理池排入沉淀物接收池,还可以通过抽污管排出第二滤网的过滤物,设有过滤池可以实现污水的初步过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和二次处理池(2),所述进水管(1)中部下端设有污水支管(3),所述污水支管(3)下端连通有沉淀处理池(4),所述沉淀处理池(4)下端中部设有排污口(5),所述沉淀处理池(4)下端外部设有与排污口(5)配合的排污门(6),所述排污门(6)前端设有与沉淀处理池(4)配合的连接转轴(7),所述排污门(6)后端设有与沉淀处理池(4)配合的密封控制锁(8),所述沉淀处理池(4)底部设有沉淀物接收池(9),所述进水管(1)后端中部设有第一滤网(10),所述进水管(1)后端下部连通有过滤池(11),所述过滤池(11)上部设有第二滤网(12),所述第二滤网(12)下部中心设有位于过滤池(11)中部的好氧处理区(13),所述好氧处理区(13)两端设有位于第二滤网(12)下部两侧的厌氧处理区(14),所述好氧处理区(13)和厌氧处理区(14)下端设有支撑滤网(15),所述支撑滤网(15)下部设有位于过滤池(11)底部中心的污水中和箱(16),所述过滤池(11)后侧底部设有排水管(17),所述排水管(17)后端与二次处理池(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和污水支管(3)配合形成F型结构,所述进水管(1)前端设有进水连接器(18),所述进水管(1)后端设有与过滤池(11)配合的进水接口(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 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处理池(4)前端设有与密封控制锁(8)信号连接的开关控制器(20),所述沉淀处理池(4)后端下部设有与过滤池(11)上端连通的抽污管(21),所述抽污管(21)中部设有抽污泵(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10)后端设有位于进水管(1)后部的吸泵(23),所述排水管(17)中部设有排水阀门(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1)下端后部设有水质监测探头(25),所述水质监测探头(25)后部设有推杆(26),所述推杆(26)外部设有保护杆(27),所述保护杆(27)后端上部设有位于过滤池(11)外部的监测屏幕(28)。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繁,严重的危害了人、畜的健康乃至生命。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现有的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以及新生的生物处理法。但采用化学法常常会带来二次污染,而生物处理法其处理成本较高,且后续的重金属离子分离也较为复杂,因此采用物理法对污水进行回收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方向。现有污水工艺是,先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利用格栅或过滤器对污水进行初步净化是大多数污水处理的必要工艺程序,但是现有技术采用简单的过滤装置对污水过滤难免出现堵塞且不便于清理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可以在前部分的配合下实现污水初步过滤,并且设有二次处理池便于配套后续的处理过程,并且可以使初步过滤的大型污染物通过沉淀处理池排入沉淀物接收池,还可以通过抽污管排出第二滤网的过滤物,设有过滤池可以实现污水的初步过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和二次处理池,所述进水管中部下端设有污水支管,所述污水支管下端连通有沉淀处理池,所述沉淀处理池下端中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沉淀处理池下端外部设有与排污口配合的排污门,所述排污门前端设有与沉淀处理池配合的连接转轴,所述排污门后端设有与沉淀处理池配合的密封控制锁,所述沉淀处理池底部设有沉淀物接收池,所述进水管后端中部设有第一滤网,所述进水管后端下部连通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上部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下部中心设有位于过滤池中部的好氧处理区,所述好氧处理区两端设有位于第二滤网下部两侧的厌氧处理区,所述好氧处理区和厌氧处理区下端设有支撑滤网,所述支撑滤网下部设有位于过滤池底部中心的污水中和箱,所述过滤池后侧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后端与二次处理池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管和污水支管配合形成F型结构,所述进水管前端设有进水连接器,所述进水管后端设有与过滤池配合的进水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沉淀处理池前端设有与密封控制锁信号连接的开关控制器,所述沉淀处理池后端下部设有与过滤池上端连通的抽污管,所述抽污管中部设有抽污泵。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滤网后端设有位于进水管后部的吸泵,所述排水管中部设有排水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池下端后部设有水质监测探头,所述水质监测探头后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外部设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后端上部设有位于过滤池外部的监测屏幕。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污水处理初步过滤装置可以在前部分的配合下实现污水初步过滤,并且设有二次处理池便于配套后续的处理过程,减少安装难度,通过进水管和污水支管配合形成F型结构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并且可以使初步过滤的大型污染物通过沉淀处理池排入沉淀物接收池,还可以通过抽污管排出第二滤网的过滤物,避免了清洁装置堵塞,设有过滤池可以实现污水的初步过滤,过滤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