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厌氧MBR技术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7 13:46:49

  申请日2018.04.27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工艺处理步骤为:S1采用生物化学絮凝工艺单元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实现污水和污泥的分离;S2对前处理排出的污水和沉淀污泥分别通过厌氧MBR工艺单元和污泥厌氧消化单元进行处理。本污水处理工艺将生物化学絮凝技术、厌氧MBR技术和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有机耦合,克服了污水厌氧消化能源回收率低的缺陷,保障了污水浓度较低时系统整体的能源回收效率,实现了污水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和有机物能源的有效回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

  S1采用生物化学絮凝工艺单元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物,实现污水和污泥的分离;

  S2对前处理排出的污水和沉淀污泥分别通过厌氧MBR工艺单元和污泥厌氧消化单元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MBR工艺单元采用氧化沟池型,池内安装平板膜组件,并投加对膜具有冲刷作用的悬浮填料;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HRT为8~16h,进水容积负荷为0.5~2.0kgCOD/(m3·d),悬浮填料填充比为20%~40%,池内氧化沟水流平均速度为0.3~0.5m/s;反应器为间歇出水方式,出水抽吸时间和停止时间分别为5min和2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生物化学絮凝单元由絮凝池和沉淀池构成,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絮凝池污泥浓度MLSS为2~4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1h,泥龄SRT为0.3~1d,DO浓度为0.3~0.5mg/L;絮凝剂为PAC;沉淀池HRT为1.5~2.0h,污泥回流比为20~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絮凝池中投加PAM,投加浓度为0.1~0.5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泥厌氧消化单元采用单级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单元,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消化池SRT为10~30d,维持系统温度35±2℃,污泥投配率为3%~10%;厌氧消化工艺单位VSS产气量达210~255L/KgVSS,产生的沼气用于厌氧消化池的加热保温。

  说明书

  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厌氧 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未考虑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主要以好氧生物工艺为主,以大量能 源消耗和经济投入为代价。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污水本身是一种可以被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有 机物质和氮、磷等资源。有机质可用于产能,污水中的氮和磷可回用为氮肥和磷肥,因此, 资源化、能源化是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终极目标和最佳选择。

  在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领域中经常用到MBR工艺,该工艺出水水质好、运行维护简 单,但是由于曝气而导致的高耗能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此,国际上近年来提出了 厌氧MBR工艺,该工艺将厌氧消化和膜分离相结合,由于采用厌氧技术,该工艺能耗较低、 污泥产量也较少,并且集水资源回收与能源回收于一身,出水含有氮、磷,可用于农田灌溉, 比较适合用于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厌氧MBR工艺最初是被利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进水有机物浓度浓度高的 有机废水,国外学者首先将其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厌氧MBR在处理生活污水时面临的最大 问题依旧是膜污染。为了控制膜污染,势必要对其进水有机物浓度进行控制,但同时也限制 了其能源回收率。为了保证系统整体的能源回收率,国外通常在厌氧MBR前增加UASB或 者AFBR,形成两级厌氧消化工艺,UASB/AFBR还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减缓膜污染。 但是国内污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若采用两级厌氧消化,基质的传质效率低,能源回收率将 受到影响。

  针对膜污染的控制,国外研究人员将厌氧MBR反应器设计成上升流的厌氧流化床形式, 采用在厌氧MBR反应器内投加颗粒活性炭,通过优化水力条件,使活性炭颗粒形成流化状 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和冲刷作用,减轻膜污染。但是活性炭长期运行达到饱和状态后,吸 附作用明显减弱。而且,活性炭密度较大,在上升流反应器内为使其达到流化状态,反应器 需要的能耗也较高,在进水有机物浓度较低时,通过厌氧MBR回收的能量可能远小于设备 消耗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运行能耗低、能源回收率高的基 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厌氧MBR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处理步骤:

  S1采用生物化学絮凝工艺单元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悬浮颗粒 物,实现污水和污泥的分离;

  S2对前处理排出的污水和沉淀污泥分别通过厌氧MBR工艺单元和污泥厌氧消化单元进 行处理。

  而且的,厌氧MBR工艺单元采用氧化沟池型,池内安装平板膜组件,并投加对膜具有 冲刷作用的悬浮填料;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HRT为8~16h,进水容积负荷为0.5~2.0kgCOD/ (m3·d),悬浮填料填充比为20%~40%,池内氧化沟水流平均速度为0.3~0.5m/s;反应器为间 歇出水方式,出水抽吸时间和停止时间分别为5min和2min。

  而且的,生物化学絮凝单元由絮凝池和沉淀池构成,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絮凝池污 泥浓度MLSS为2~4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5~1h,泥龄SRT为0.3~1d,DO浓度为0.3~0.5mg/L;絮凝剂为PAC;沉淀池HRT为1.5~2.0h,污泥回流比为20~50%。

  而且的,絮凝池中投加PAM,投加浓度为0.1~0.5mg/L。

  而且的,污泥厌氧消化单元采用单级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单元,设计或运行控制参数为: 消化池SRT为10~30d,维持系统温度35±2℃,污泥投配率为3%~10%;厌氧消化工艺单位 VSS产气量达210~255L/KgVSS,产生的沼气用于厌氧消化池的加热保温。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污水处理工艺将生物化学絮凝技术、厌氧MBR技术和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有机耦合, 实现了污水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和有机物能源的有效回收,具有低碳、绿色的特征,用于小城 镇污水处理,有利于实现生态循环经济。

  2.厌氧MBR采用氧化沟的池型,沟道内投加轻质的悬浮填料,填料在水流的推动下对平 板膜形成冲刷作用,工艺以较低的水动力消耗有效控制了膜污染,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3.工艺采用的生物化学絮凝池以兼氧方式运行,厌氧MBR池和污泥厌氧消化池以厌氧方 式运行,整个系统具有运行能耗低、维护简单的优点,工艺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满 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要求。

  4.工艺将污水的厌氧消化和污泥的厌氧消化进行耦合,克服了污水厌氧消化能源回收率 低的缺陷,保障了污水浓度较低时系统整体的能源回收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