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6 10:37:49

  申请日2018.02.07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IPC分类号B01D29/03; B01D35/30; C02F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以收集箱作为废水收集装置,同时在收集箱的中央自上而下嵌入有提拉箱,提拉箱通过其前端豁口与收集箱的进水腔连通,提拉箱通过其后端的过滤孔与收集箱的滤出腔连通,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且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且后端与滤出管连通,使得收集箱可以利用提拉箱将废水中的固体废物进行预先过滤,防止固体废物在收集箱内趁机过多影响收集箱的容量,而由于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和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固体废物只会在提拉箱内沉积,沉积一定时间后,通过提拉把手可以将提拉箱内的固体沉积废物清理掉,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拉把手、提拉箱、过滤孔、滤出腔、滤出管、收集箱、右凸起、进水管、进水腔和左凸起,所述收集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滤出管,所述收集箱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分别相向延伸且在左视平面内的投影呈矩形,所述收集箱呈壳体状结构且中部自上而下嵌入有所述提拉箱,所述收集箱内处于所述提拉箱前后两侧的部分分别为所述进水腔和所述滤出腔,所述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且前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且后端与所述滤出管连通,所述提拉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处于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内,所述提拉箱正对所述进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腔后端相同大小的豁口,所述提拉箱正对所述滤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均布的区域大小与所述滤出腔的前端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的下端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倾斜角度为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压靠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支架的上端呈与所述收集箱相同的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箱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提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箱和所述收集箱的上端齐平,且所述收集箱上端设置有石板盖,所述石板盖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收集箱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且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提拉把手。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是指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无用水,一般指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后不能再循环利用或者一级污染后制纯处理难度达不到一定标准的水。目前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合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废水处理问题也受到日益增多的关注,在废水处理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将废水收集起来,目前的收集装置一般不会预先过滤固定废物,使得固体废物极易在收集装置内沉积,影响收集装置的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以收集箱作为废水收集装置,同时在收集箱的中央自上而下嵌入有提拉箱,提拉箱通过其前端豁口与收集箱的进水腔连通,提拉箱通过其后端的过滤孔与收集箱的滤出腔连通,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且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且后端与滤出管连通,使得收集箱可以利用提拉箱将废水中的固体废物进行预先过滤,防止固体废物在收集箱内趁机过多影响收集箱的容量,而由于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和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固体废物只会在提拉箱内沉积,沉积一定时间后,通过提拉把手可以将提拉箱内的固体沉积废物清理掉,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废水收集装置,包括提拉把手、提拉箱、过滤孔、滤出腔、滤出管、收集箱、右凸起、进水管、进水腔和左凸起,所述收集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滤出管,所述收集箱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分别相向延伸且在左视平面内的投影呈矩形,所述收集箱呈壳体状结构且中部自上而下嵌入有所述提拉箱,所述收集箱内处于所述提拉箱前后两侧的部分分别为所述进水腔和所述滤出腔,所述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且前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且后端与所述滤出管连通,所述提拉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处于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内,所述提拉箱正对所述进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腔后端相同大小的豁口,所述提拉箱正对所述滤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孔,所述过滤孔均布的区域大小与所述滤出腔的前端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下端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倾斜角度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压靠在水平地面上,所述支架的上端呈与所述收集箱相同的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箱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提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箱和所述收集箱的上端齐平,且所述收集箱上端设置有石板盖,所述石板盖在水平面的投影与所述收集箱在水平面的投影重合且左右两端分别贯穿所述提拉把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以收集箱作为废水收集装置,同时在收集箱的中央自上而下嵌入有提拉箱,提拉箱通过其前端豁口与收集箱的进水腔连通,提拉箱通过其后端的过滤孔与收集箱的滤出腔连通,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且前端与进水管连通,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且后端与滤出管连通,使得收集箱可以利用提拉箱将废水中的固体废物进行预先过滤,防止固体废物在收集箱内趁机过多影响收集箱的容量。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进水腔呈自前向后放射状和滤出腔呈自后向前的放射状,固体废物只会在提拉箱内沉积,沉积一定时间后,通过提拉把手可以将提拉箱内的固体沉积废物清理掉,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好。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