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法生物、生化污水净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2 10:54:56

  申请日2003.03.21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包括一级水解池、厌氧降解池、过滤池和好氧池,上述各池依次相互连通,一级水解池设有污水进口,好氧池设有排放口,一级水解池、厌氧降解池和过滤池的顶为球型拱顶,充分发挥拱力薄学受力原理,增加了整个处理装置上表面承压能力,改变以往小口径洞口为双层盖板,既达到密封要求,又解决了承荷要求,同时,各反应池整体性能提高,有效防止了泄漏现象的发生,好氧池前端的重力充氧井,不但可以改变以往废气排放不通的缺点,使连结排放通畅,而且利用落差,通过重力流完成充氧的工艺要求。

  権利要求書

  1、厌氧法生物、生化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水解池、 厌氧降解池、过滤池和好氧池,上述各池依次相互连通,一级水解池设有 污水进口,好氧池设有排放口,一级水解池、厌氧降解池和过滤池的顶为 球型拱顶,在其顶部设置上、下双层盖板,下层盖板为水封盖,池底与池 墙为整体式结构,在好氧池前端设有与大气连通的重力充氧井,好氧池内 还设有氨氮拔风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进口垂直连接在 一级水解池的球型拱顶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氨氮拔风处理装置为 一端连接于好氧池的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重力充氧井 底部为阶梯式凹形。

  说明书

  厌氧法生物、生化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集镇快速发展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污水、 各种有机废水排放量猛增,水体污染严重,各种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应运而 生,如传统的地理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是较早的一种处理设施。该 设施存在问题:一是密封效果差,原因是装置底部与池身分离,出现渗漏, 顶部池盖与池身沾接不密,不能很好地水解厌氧,消化有机物,影响处理 效果,二是装置进口设置和检查井分布不规范,堵塞漫溢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线设置不明,通过管设置不规范,厌氧产生的废气不能及时排出; 四是顶部平盖不能受力,经常出现断塌,影响安全;五是清掏维修不方便; 六是实际造价偏高,每立方米为1400~2000元。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一种抗压、无泄漏、低成本 的厌氧法生物、生化污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级水解池、厌氧降解池、过滤池和好氧池,上述各 池依次相互连通,一级水解池设有污水进口,好氧池设有排放口,一级水 解池、厌氧降解池和过滤池的顶为球型拱顶,在其顶部设置上、下双层盖 板,下层盖板为水封盖,池底与池墙为整体式结构,在好氧池前端设有与 大气连通的重力充氧井,好氧池内还设有氨氮拔风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拱力薄学受力原理,增加了整个处理装置上表面 承压能力,改变以往小口径洞口为双层盖板,既达到密封要求,又解决了 承荷要求,同时,各反应池整体性能提高,有效防止了泄漏现象的发生, 好氧池前端的重力充氧井,不但可以改变以往废气排放不通的缺点,使连 结排放通畅,而且利用落差,通过重力流完成充氧的工艺要求。

  为了防止污水进口堵塞滞留,本实用新型污水进口垂直连接在一级水 解池的球型拱顶一侧。

  为及时排放处理的废氧,使氧气能及时补充进入好氧池,本实用新型 通过塑管,及时抽排氨氮。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重力充氧井的底部为阶梯式凹形,目的在于达到 冲击充氧效果,使氧气与被氧化物充分混合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