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1.27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IPC分类号B01J19/10; C02F1/52
摘要
一种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包括向微污染水中加入助凝剂,使助凝剂与微污染水混合,得到均匀混合物的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说的均匀混合的流体流经一超声波加强助凝反应器,然后进入沉淀池或过滤装置。本发明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与现有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相比,由于使助凝剂与微污染水进行均匀混合的流体流经一超声波加强反应器,在超声波的能量作用下,均匀混合的流体中各种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相互间的碰撞几率大大增高,助凝剂分子与小颗粒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物质的分子因碰撞迅速发生反应,形成较大的悬浮物质,然后经过沉淀或过滤被除去,这样,经超声波加强助凝器处理,可以在同样的助凝剂添加量的情况下增加助凝效果,也可以使用更少的助凝剂达到同样的助凝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包括向微污染水中加入助凝剂,使助凝剂与微 污染水混合,得到均匀混合物的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说的均匀混合 的流体流经一其上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加强助凝反应器,然后进入沉 淀池或过滤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超声波 加强助凝反应器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容器,在该容器外与该容器紧密结合安装一 个或多个所说的超声波发生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超 声波发生器的总功率一般每吨每小时的水流量需要5-100瓦。
说明书
强化助凝微污染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对污染水的处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强化助 凝微污染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通常无法通过重力沉降的方法清 除。而这些物质的存在通常也是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原因。传统技术中通常通 过添加絮凝剂、混凝剂、助凝剂,使这些药剂分子与水中的微小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结合成较大的悬浮物,再通过沉降或/和过滤的方法将这些物质除去。通常 絮凝剂、混凝剂、助凝剂这些名词缺乏严格的定义,本说明书统称助凝剂。使 微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结合成较大的悬浮物的过程统称为助凝过程。水中添加 的助凝剂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助凝反应包括助凝剂分子与原水中小颗粒悬浮物 和胶体颗粒发生碰撞进而发生反应而结合成结合体的过程;也包括这些结合体 进一步与其它原水中小颗粒悬浮物或胶体颗粒或其它助凝剂分子或其它结合体 发生碰撞而反应形成更大的悬浮物的过程。
水处理助凝效果通常受水的温度、助凝反应时间影响。当水温较低时,助 凝剂分子、小悬浮物及胶体颗粒间发生碰撞的几率大大减小,同时助凝反应时 间通常受到设备或装置容量的限制,而使得助凝效果较差。
如果能够加强助凝过程中水中分子和微粒的运动速度,就可以增加助凝效 果。同时还有可能降低助凝剂的添加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的采用添加剂进行污染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 助凝剂分子、小颗粒悬浮物分子和胶体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低,碰撞几率小的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化助凝微污染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包括向微污染水中加入助凝剂,使助凝剂与 微污染水混合,得到均匀混合物的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说的均匀混 合的流体流经一超声波加强助凝反应器,然后进入沉淀池或过滤装置。
超声波加强助凝反应器可以是任何形状的容器,在该容器外与该容器紧密 结合安装一个或多个超声波发生器。
超声波发生器的总功率视被处理水的流量、温度和助凝要求而定,一般每 吨每小时的水流量需要5-100瓦。
超声波加强助凝反应器的形状以有利于超声波的传导和反射为原则,一般 水在其中停留时间应为1-100秒为好。
本发明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与现有的微污染水处理方法相比,由于使助凝 剂与微污染水进行均匀混合的流体流经一超声波加强反应器,在超声波的能量 作用下,均匀混合的流体中各种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相互间的碰撞几率 大大增高,助凝剂分子与小颗粒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物质的分子因碰撞迅速发 生反应,形成较大的悬浮物质,然后经过沉淀或过滤被除去,这样,经超声波 加强助凝器处理,可以在同样的助凝剂添加量的情况下增加助凝效果,也可以 使用更少的助凝剂达到同样的助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