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06.03.03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1/24; C02F1/463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污水电解浮除机,主要包括一壳体及设置于内部的一反应槽,该反应槽体积较小,当壳体内注满水时则被淹没其中,而该反应槽为一周围封闭的槽座,内部设有复数个正、负极导电片,底部设有一个由壳体外部延伸至槽内的进水管,此为欲处理的废水的通道,而该壳体顶部设有浮渣刮除机构及收集导管,底部设有连通管,藉此使欲处理的废水能经进水管直接进入反应槽内,在经电场的诱导而使杂质凝聚形成胶羽而往上飘浮,最后利用浮渣刮除机构适时予以清除,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初级清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主体为一水槽,顶部设有一浮渣刮除机构及一收集导管,壳体 内设有一反应槽,该反应槽仅顶部与壳体内的空间相连通,壳体底部设有一 连通管;
一反应槽,为一周围封闭的槽座,内设有复数片正、负极导电片,其底 部设有一进水管,该进水管是经由壳体外部延伸至槽内,为废水的进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一端的 出水口高度是对应该收集导管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槽顶部的 高度须低于壳体内注满水后的水面高度,具有一段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是连接 至一储水槽座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导管设有 一收集道延伸至壳体的中心位置,该收集道顶部呈开放式,但一边较高为刮 除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浮渣刮除机构 是由一电动马达及受其带动的刮片所构成,该刮片为柔软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电解浮除机,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片正、负 极导电片是以纵向呈相互交错间隔排列于反应槽内。
说明书
污水电解浮除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为一种利用电聚浮除法对废水进行 净化处理所设计的一种创新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工业废水、民生废水以及畜牧废水 的排放,严重地污染着河川及影响地下水的品质,也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 伤害。如何使废水能有效再利用,不仅对环境保护有所贡献,对使用者而言 也能降低用水成本。电聚浮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vigator,EPN) 为现今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化学电解原理,使废水中的各 式各样化学元素分子因直流电场作用电解分离成正离子、负离子,带电离子 外围各环绕着磁场,藉由流动过程使正、负离子相互吸引而接近,并在碰撞 瞬间结合为颗粒形成胶羽,此为自凝行为。而水分子受到电解作用,阳极会 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形成大量极细微的气泡,往上飘浮的氧气与氢气, 将会与其它正离子与负离子产生化学结合反应产生氧化物与氢化物,同时使 胶羽与气泡结合为海绵状复合物而加速上浮,形成浮渣而与水分离。
传统的电聚浮除法是在一封闭的容器进行相关的电解反应,再配合一组 沉淀反应槽,使所产生的浮渣与水分离。在此类装置中,该容器为一高压设 备,外围又须施予绝缘处理,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故制造单价高,再加上一 组沉淀反应槽设备,使得整体的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如果反应槽内部发生故 障时,维修保养上也相当困难。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即兴起改良的构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电解浮除机,尤其指一种成本低、制 造容易、净化效果佳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创新结构的污水电解浮除机,主要是将传 统负责电解反应的高压容器及沉淀反应槽等两套不同的设备,整合设计在单 一组机具内,不但空间减少且结构更为简单,制造上成本较低,维修保养也 较为容易。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主要是在一壳体内设有一反应槽,该反应槽内 设有正、负极导电片,其周围封闭仅顶部与壳体内相通,而反应槽底部设有 由外延伸至内部的进水管,提供废水注入反应槽内,而该壳体顶部另设有浮 渣刮除机构及收集导管,底部设有一连通管,藉此在壳体内注满清水后即可 将废水经进水管引入反应槽内,在通过正、负极导电片所形成的电场后,使 粒子凝聚集成胶羽,利用电解所产生的气泡使之向上飘浮,最后将聚集于水 面最上层的浮渣利用浮渣刮除机构予以清除,清水则经连通管引接至所另设 之储水槽座内而被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