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

发布时间:2018-12-4 19:38:53

  申请日2008.09.08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1/28; C02F1/4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阵列式电磁分离半浸没转鼓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一个池体、设置在池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出水管下端的沉淀区以及设置在池体上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转鼓,所述的转鼓为一个由内层筛网和外层筛网构成的筒体,内层筛网和外层筛网由隔板分置成内层分室和外层分室,在内层分室内设置有铸铁屑和活性炭,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对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可达到25-30%;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可达90-95%;完全解决铸铁屑、活性炭的板结、堵塞问题;减少铸铁屑流失,消耗量减少15%;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废水量处理的需要,易于安装,便于检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池体(5)、 设置在池体(5)两端的进水管(6)和出水管(8)、设置在出水管(8) 下端的沉淀区(10)以及设置在池体(5)上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转鼓(2),所述的转鼓(2)为一个由内层筛网(13)和外层筛网(15) 构成的筒体,在转鼓(2)的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23),转鼓(2) 两端的转鼓轴(12)设置在池体(5)的台沿(21)上,转鼓轴(12) 的一端通过轴承座(4)设置在台沿(21)上,转鼓轴(12)的另一 端和电机(1)相连接,内层筛网(13)和外层筛网(15)由隔板(17) 分置成内层分室(18)和外层分室(22),在内层分室(18)内设置 有铸铁屑和活性炭(16),电磁铁(14)设置在内层筛网(13)上对 应的内层分室(18)的中间位置,电磁铁(14)通过转鼓轴(12)上 的接触片(20)与电刷(19)相连接,每一个电磁铁(14)的线圈通 过导线对应和转鼓轴(12)上的一个带有正负极的接触片(20)相连 接,接触片(20)在转鼓轴(12)的表面由里侧向外侧沿360°均匀 绕置,每个接触片(20)在转鼓轴(12)上绕置120°,每个接触片(20) 对应有相接触的电刷(19),电刷(19)连接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在沉淀区(10)的前端设置有出水挡板(11),在沉淀区(10)内 设置有排泥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 征在于转鼓(2)以其弧表面所对应的α角呈130°≤α≤160°的弧 度范围浸没于待处理废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内层筛网(13)是采用PVC塑料板制成的筛网筒,厚度为2-3mm, 均布直径为1.8-2.2mm圆孔,孔间距为5-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外层筛网(15)是采用PVC塑料板制成的筛网筒,厚度为2-3mm, 均布直径为1-1.5mm圆孔,孔间距为4-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隔板(17)为PVC塑料板,厚度为2-3mm,均布直径为2.8-3.2mm 圆孔,孔间距为8-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其特 征在于外层筛网(15)直径为80-150cm,外层筛网(15)的直径比 内层筛网(13)的直径大6-10cm。

  说明书

  一种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阵列式 电磁分离半浸没转鼓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废水电化学净化处理技术中,有外加电流电解法和不需 外加电流的内电解法两大类型。不需外加电流的内电解法,利用电位 不同的物质处于废水中会形成微电池,产生电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废 水的净化。目前常用的内电解法废水处理设备是在设备固定床层中装 填铸铁屑与活性炭,共同形成微电池。

  铸铁屑是纯铁和碳化铁的合金,碳化铁和杂质以极小的颗粒形式 分散在铸铁中。当铸铁屑浸没在溶液中时,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电池 回路,形成了无数个腐蚀微电池;而在铸铁屑中再加入惰性碳(如石 墨、焦碳、活性炭、煤等)颗粒时,铁屑与碳颗粒接触,则可形成尺 度更大的原电池,使得铸铁在受小尺度微电池腐蚀的基础上,又受到 大原电池的腐蚀,这就加速了铸铁屑的腐蚀,发生一系列的电化学反 应。其电极反应如下:

  阳极反应:Fe-2e→Fe2+ E0(Fe2+/Fe)=-0.44(V)

  Fe2+-e→Fe3+ E0(Fe3+/Fe2+)=0.77(V)

  阴极反应:2H++2e→H2↑ E0(H+/H2)=0.00(V)

  当有02时:O2+4H++4e→2H2O E0(O2/H2O)=1.23(V)

  O2+2H2O+4e→4OH- E0(O2/OH-)=0.40(V)

  电极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高的化学活性,在偏酸性的水溶液中, 电极反应所产生的新生态[H]和Fe2+能与工业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使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中间产物,使某些 难生化降解的化学物质转变成容易生化处理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 化性,或使某些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为H2O和CO2。由于Fe2+不断生成, 能有效的克服阳极的极化作用,从而促进铁的电化学腐蚀,使Fe2+大 量进入溶液。在碱性溶液中Fe2+形成Fe(OH)2和Fe(OH)3胶体,并进一 步水解成铁的单核络合物沉淀。这种络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絮凝活 性,能有效的吸附废水中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固定填料床层内电解装置的铸铁屑易板结、易堵塞,尚有处理效 率低、效果不稳定等不足之处,因而使它的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内电解 设备的铸铁屑板结、堵塞、流失问题,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的阵列 式电磁分离半浸没转鼓内电解废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池体、设置在池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设置在出水管下端的沉淀区以及设置在池体上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 的转鼓,所述的转鼓为一个由内层筛网和外层筛网构成的筒体,在转 鼓的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转鼓两端的转鼓轴设置在池体的台沿 上,转鼓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台沿上,转鼓轴的另一端和电机 相连接,内层筛网和外层筛网由隔板分置成内层分室和外层分室,在 内层分室内设置有铸铁屑和活性炭,电磁铁设置在内层筛网上对应的 内层分室的中间位置,电磁铁通过转鼓轴上的接触片与电刷相连接, 每一个电磁铁的线圈通过导线对应和转鼓轴上的一个带有正负极的 接触片相连接,接触片在转鼓轴的表面由里侧向外侧沿360°均匀绕 置,每个接触片在转鼓轴上绕置120°,每个接触片对应有相接触的电 刷,电刷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在沉淀区的前端设置有出水挡板,在沉淀区内设置有 排泥管。

  本实用新型转鼓以其弧表面所对应的α角呈130°≤α≤160° 的弧度范围浸没于待处理废水中。

  本实用新型内层筛网是采用PVC塑料板制成的筛网筒,厚度为 2-3mm,均布直径为1.8-2.2mm圆孔,孔间距为5-7mm。

  本实用新型外层筛网是采用PVC塑料板制成的筛网筒,厚度为 2-3mm,均布直径为1-1.5mm圆孔,孔间距为4-6mm。

  本实用新型隔板为PVC塑料板,厚度为2-3mm,均布直径为 2.8-3.2mm圆孔,孔间距为8-12mm。

  本实用新型外层筛网直径为80-150cm,外层筛网的直径比内层 筛网的直径大6-10cm。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利用转鼓式结构解决内电 解工艺铸铁屑板结问题,同时强化反应传质过程提高设备单位体积废 水处理效率;利用电磁分离解决铸铁屑流失问题,减少了铸铁屑的消 耗量;本实用新型对提高内电解法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有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鼓结构,铸铁屑置于转鼓中随筒体转动不断搅 动防止铸铁屑板结与堵塞,另一方面有利于废水与铁屑的接触,加快 内电解反应过程,提高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转鼓内设有一层电磁分离网,铸铁屑被电磁网吸于其 上,在电磁分离网的外层设有一层微孔网能进一步防止铸铁屑流失。

  本实用新型转鼓处理单元在废水处理系统中采用阵列式半浸没 安装,可以根据废水量确定转鼓数量,安装、维修方便。

  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对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可达到 25-30%;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可达90-95%;完全解决铸铁屑、 活性炭的板结、堵塞问题;减少铸铁屑流失,消耗量减少15%;本实 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废水量处理的需要,易于安装,便于检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