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12-1 14:19:33

  申请日2009.05.15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从污水处理工艺入手,实现在工艺中对污泥的大幅度减量,克服常规好氧污水处理工艺剩余污泥产量大的缺点。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优化曝气系统强度分布,提高对膜组件的冲刷效果,可以使系统在任何污泥浓度下均能维持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稳定运行,提高污泥自身消化死亡速率通过控制系统曝气量,将生化系统内的大部分区域溶解氧稳定保持在1.0mg/L下,形成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得系统中形成兼性菌为优势的菌相分布,降低污泥产率系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优化曝气系统强 度分布,将曝气强度集中分布在膜组件下部,使系统在活性污泥浓度提高至 10000~25000mg/L条件下稳定运行,污泥处于低有机负荷运行状态,提高污泥自 身消化死亡速率,降低污泥产量;通过控制系统曝气量,使得膜区中下部溶解氧 大于2mg/L为好氧区,将生化系统内的其他大部分区域溶解氧稳定保持在 1.0mg/L以下,形成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得系统中形成兼性菌为优势的菌 相分布,由于兼性菌的代谢类型决定其世代周期远小于好氧微生物,降低污泥 产率系数。

  说明书

  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实现污泥减量的污水处 理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污水处理厂在解决我 国水污染问题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水污染危机。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污水处理厂约1500多座,处理规模近7000万吨/日,按 照常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剩余污泥产量为污水处理量的2.5%计,则每日产生剩 余湿污泥约175万吨,如此大规模的污泥处置问题成为目前城市污水处理领域 面临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国污水厂污泥处置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卫生填埋;土地填 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污水处理量的逐年增加,污泥产量随之大幅度提高, 有限的填埋场地根本无法满足无限增长的污泥需求;另外填埋要求固体废弃物 含水率不大于30%,常规的污泥难以达到这一要求,所以近年来“污泥卫生填埋” 占国际技术的比例越来越小,属限制性发展方向。二是焚烧;焚烧技术可以有效 解决污泥的处置问题,但由于脱水污泥的含水率较高,热值低,采用焚烧方式 燃料消耗较大,处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堆肥;污泥成份主要含 有有机物、氮、磷等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成份,经过堆肥工艺处理后,可制成有 机复合肥用于农业,可避免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化的弊病。但由 于我国现有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大,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成份, 给回用于农业带来安全隐患。

  上述处理工艺都是针对传统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所产生污泥进行处置的方 法,为末端治理模式,处置费用高,处置难度大,而未从工艺中实现污泥的大 幅度减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从污水处理工艺入手, 实现在工艺中对污泥的大幅度减量,克服常规好氧污水处理工艺剩余污泥产量 大的缺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优化曝气系统强度分布,提高对膜组件的冲 刷效果,可以使系统在任何污泥浓度下均能维持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稳定运行, 污泥处于低有机负荷运行状态,提高污泥自身消化死亡速率通过控制系统曝气量, 将生化系统内的大部分区域溶解氧稳定保持在1.0mg/L下,形成兼氧膜生物反 应器,使得系统中形成兼性菌为优势的菌相分布,降低污泥产率系数。

  本发明的优化曝气系统,是将曝气强度集中分布在膜组件下部,提高了膜 表面错流速度,提高了对膜的冲刷效果,可使得反应器系统在活性污泥浓度提 高至10000~25000mg/L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相比常规污水处理工艺8000~ 12000的活性污泥浓度提高了1倍,污泥处于低有机负荷运行状态,提高了污泥 的自身消化死亡速率,可达到污泥自身消化与污泥增殖的动态平衡;

  本发明中的污水处理合理控制曝气强度,使得除了使膜区中下部溶解氧大 于2mg/L为好氧区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溶解氧小于1.0mg/L,维持兼氧或缺氧状 态,形成了以兼性菌为主的兼氧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使得兼性菌比例达到70% 以上。由于兼性菌的代谢类型决定其世代周期远小于好氧微生物,相比传统好 氧生化处理工艺,降低了污泥产率系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