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废水连续处理工艺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27 19:47:34

  申请日2009.03.25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101/38; C02F103/3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SAN废水连续处理工艺方法,此种工艺方法是将SAN废水连续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形成絮体后进入旋分器中,经旋液沉降后,澄清的水相溢流直接排放,沉降物输送到SAN生产装置回收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增加大型设备和较多投资,利用它可以高效率去除SAN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可实现连续处理,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SAN废水连续处理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是 将SAN废水连续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聚 集,形成絮体后进入旋分器中,经旋液沉降后,澄清的水相溢流直接排 放,沉降物输送到SAN生产装置回收利用,其实施步骤和技术要点如下:

  (1)、悬浮物絮凝:将从SAN脱水机分离出来的废水直接进入反应 器,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两种絮凝剂A、B按比例通过反应器进 料口分别注入反应器中,经反应器搅拌器充分搅拌,使絮凝剂SAN废水 充分接触混合,实现废水中悬浮物的絮凝;

  (2)、絮凝液旋液分离:絮凝液沿切线进入旋分器中,絮体经旋液 分离进入底部后经浓缩液泵排出,去原SAN生产装置脱水系统,旋分器 下料口设有视镜,可以观察浓缩液的排出情况;分离后的清液从上部溢 流,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絮凝剂加入量根据所处理废水的体积量确定,废水、絮凝剂 A、B三者的体积比为2000:8-11:1。

  说明书

  SAN废水连续处理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ABS塑料生产过程中SAN工业废水连续处理 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 这些污水中含有含量很高的悬浮物(SS),固含量一般在1000-3000 mg/L,最高可达到8000mg/L,如直接排放到污水场,会给后续污水 处理带来困难,因此需要进行预处理。由于SAN污水多为乳化状废水, 且水质复杂,废水中含有腈化物、SAN低分子树脂等物质,治理难度大。 现有技术中,对SAN废水多采用混凝—气浮方法进行预处理,但处理效 果都不理想,SS去除率只有60%左右,仍给后续废水处理造成严重困难, 影响生化处理效果,导致污水最终排放不合格,污水中的SS严重超标, 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场的正常运行。中国专利99102881.3公开了一种聚 合铝与聚丙烯酰胺复合型高效能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具有一定碱化 度的聚合氧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按一定比例复合,经混合加热 搅拌即得。该发明公开的只是一种絮凝剂,没有说明采用该方法对污水 特别是SAN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中国专利01134725.2公开了一种处 理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污水的方法:将来自ABS生 产装置的污水在机械搅拌下,用无机酸调节其pH值至6~8之间;加入 碱式聚合氯化铝,在机械搅拌下充分混合;再加入聚丙烯酰胺机械搅拌 混合,将搅拌后的ABS污水静置形成水与沉淀物两相,水相直接排放进 入后续污水处理场;对沉降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液返回pH值调节工 序再循环处理,固体物质被回收。该发明采用两次絮凝和沉降分离工艺, 能够有效去除ABS污水中的SS含量,提高ABS污水的可生化性,但该 发明为间断性生产,一次需要0.5-3小时左右,用时较长且处理量小,不 适合废水大规模连续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ABS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去除SAN污 水中悬浮物含量、防止环境污染且工艺简单、可连续处理的废水连续处 理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此种工艺方法是将SAN废水连续加入到反 应器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聚集,形成絮体后进入旋分 器中,经旋液沉降后,澄清的水相溢流直接排放,沉降物输送到SAN 生产装置回收利用,其实施步骤和技术要点如下:

  (1)、悬浮物絮凝:将从SAN脱水机分离出来的废水直接进入反应 器,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两种絮凝剂按10:1(体积百分比)的 比例通过反应器进料口分别注入反应器中,经反应器搅拌器充分搅拌, 使絮凝剂与SAN废水充分接触混合,实现废水中悬浮物的絮凝;

  (2)、絮凝液旋液分离:絮凝液沿切线进入旋分器中,絮体经旋液 分离进入底部后经浓缩液泵排出,去原SAN生产装置脱水系统,旋分器 下料口设有视镜,可以观察浓缩液的排出情况;分离后的清液从上部溢 流,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絮凝剂加入量根据所处理废水的体积量确定,废水、絮凝剂 A、B三者的体积比为2000:8-11:1。

  两种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如下:

  絮凝剂A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 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酰胺基,可与许多物 质亲和、吸附而形成氢键,使粒子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使粒子凝聚形 成大的絮凝物,生成絮团,加速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 进过滤等效果。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能适应多种絮凝现象,其用量小, 效率高,后处理容易。絮凝剂B采用聚氯化铝,由一系列不同聚合度的 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所组成,为高电荷聚合环链体形,对水中胶体和颗粒 物具有高度电中和及桥联作用,在水中与胶体颗粒所带的负电荷瞬间中 和作用,使胶体脱稳,胶体颗粒迅速混凝,并进一步架桥生成絮团而快 速沉淀。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可以迅速中和已经形成的絮体的负电 荷,进而形成更大的絮状物,快速沉淀

  本发明工艺简单,流程操作简便,不需要增加大型设备和较多投资, 利用它可以高效率去除SAN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可 实现连续处理,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