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8-22 18:46:34

  申请日2012.04.12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IPC分类号C02F11/00

  摘要

  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属于污泥污水处理领域。针对剩余污泥在单独以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碱性环境下发酵时,发酵液中存在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较低,不利于污泥发酵液中氨氮和磷回收的缺点。本发明利用磷酸钠既能提供碱度又能提供正磷酸盐的特性,联合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剩余污泥的pH值控制在碱性条件,通过增强剩余污泥水解和抑制产甲烷过程,使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有机酸。同时通过控制磷酸钠的投加量,调节污泥发酵液中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为(0.9~1.4)∶1,从而便于污泥发酵液中的氨氮和正磷酸盐以鸟粪石沉淀的形式回收。该方法和单独以氢氧化钠控制碱性条件下剩余污泥的产酸量相当,但节省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如下步 骤:

  (1)首先将剩余污泥加入反应器中,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的浓度为 9000~130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7000~11000mg/L;使用磷酸钠将 剩余污泥的pH调为8~8.5,而后使用氢氧化溶液调节剩余污泥的pH为10,曝 氮气将反应器顶部的空气排出,最后密闭反应器,搅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 15~35℃;

  (2)使用pH电极实时监测反应器中的pH变化情况,使用磷酸钠或氢 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器的pH为10±0.2;

  (3)监测污泥发酵液中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当正磷酸盐和氨氮 的摩尔比在(0.9~1.4)∶1的范围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控制反应器的pH值, 而当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小于0.9时,使用磷酸钠控制溶液的pH值;

  (4)剩余污泥发酵4~14天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上清液中含有 有机酸;

  (5)将上清液pH控制在碱性条件,向剩余污泥发酵液中投加镁盐,调 节镁离子与氨氮的摩尔比为(1.8~2.0)∶1,搅拌15~20min,而后离心,上清液中 富含有机酸,且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浓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4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闭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 100~2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的镁盐为硫酸镁或氯化 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使用2~4mol/L 的氢氧化钠和2~4mol/L盐酸将上清液的pH控制在10,搅拌速率为80~100 r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5)中的离心 速率为4000~9000rpm,离心时间为20~30min。

  说明书

  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剩余污泥厌氧处理的方法,适用于污水生物脱 氮除磷过程中缺乏碳源的污水处理厂,属于污泥和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随着污水处理 行业的发展,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的处 理处置费用占到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费用的50~60%。一方面污水 生物脱氮除磷过程需要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废水中往往缺乏易降解的 有机物,因此需要投加外加碳源,如甲醇,乙酸钠和乙醇等。外加碳 源不仅增加了污水厂的运行费用,而且外碳源会进一步转化为剩余污 泥增加污水厂剩余污泥的产量。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多 糖,研究发现在碱性条件下发酵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可以转化为大量 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作为污水脱氮除磷的碳源,且在剩余污泥 发酵过程中,污泥的减量率能达到40~60%,因此将剩余污泥在碱性 条件下发酵是一种可持续的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类对磷矿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磷在生 物圈中是一种单向流动的元素,进一步加剧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 盾。剩余污泥在碱性发酵过程中能释放大量的氨氮和正磷酸盐,不利 于发酵液作为脱氮除磷的碳源进行使用。对发酵液中氨氮和正磷酸盐 回收可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界磷矿的开采,而且可以减少发酵液中氨氮 和正磷酸盐对后续脱氮除磷工艺带来的负荷。使用鸟粪石沉淀的方法 对剩余污泥发酵液中的氨氮和正磷酸盐回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理论 上生成鸟粪石要求水溶液中镁离子,氨氮和正磷酸的摩尔比为1∶1∶ 1,而在单独以氢氧化钠提供碱度的碱性环境下,剩余污泥发酵液中 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P/N)往往在0.1左右,不利于氨氮和正 磷酸盐的回收。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方法既能保障污泥发酵过程中 的产酸量,又能解决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污水处理厂中碳源缺乏,以及自然界磷矿短 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又便于回收剩余污泥 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方法,实现了剩余污泥中有机碳源和氮磷元素的 循环利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将以 往单纯使用氢氧化钠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改为联合使用磷酸钠和 氢氧化钠控制剩余污泥的pH值。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不同 于以往在剩余污泥发酵后调节发酵液中的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而 是在发酵过程中调节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回收剩余污泥中碳源和氮磷元素的方法,具体 步骤如下:

  (1)首先将剩余污泥加入反应器中,剩余污泥总悬浮固体的浓度为 9000~130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为7000~11000mg/L;使用 磷酸钠将剩余污泥的pH调为8~8.5,而后使用氢氧化溶液调节剩余 污泥的pH为10,曝氮气将反应器顶部的空气排出,最后密闭反应器, 搅拌发酵,发酵的温度为15~35℃;

  (2)使用pH电极实时监测反应器中的pH变化情况,使用磷酸钠 或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反应器的pH为10±0.2;

  (3)监测污泥发酵液中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当正磷酸 盐和氨氮的摩尔比在(0.9~1.4)∶1的范围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控制 反应器的pH值,而当正磷酸盐和氨氮的摩尔比小于0.9时,使用磷 酸钠控制溶液的pH值;

  (4)剩余污泥发酵4~14天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上清液中 含有有机酸;

  (5)将上清液pH控制在碱性条件,向剩余污泥发酵液中投加镁盐, 调节镁离子与氨氮的摩尔比为(1.8~2.0)∶1,搅拌15~20min,而后离心, 上清液中富含有机酸,且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浓度低。

  离心后,沉淀物中含有较丰富的鸟粪石。

  进一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4mol/L。

  进一步,密闭反应器的搅拌速度为100~200rpm。

  进一步,加入的镁盐为硫酸镁或氯化镁。

  进一步,步骤(5)中,使用2~4mol/L的氢氧化钠和2~4mol/L盐 酸将上清液的pH控制在10,搅拌速率为80~100rpm。

  进一步,步骤(4)和(5)中的离心速率为4000~9000rpm,离心 时间为20~30min。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碱性条件下,氢氧根离子能破坏维持微生 物胞外聚合物结构的酸性基团反应,促进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 质和多糖的溶出;同时碱性条件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导致微生 物胞内物质的释放。由此可知,碱性条件能促进剩余污泥的水解,并 且碱性条件能抑制产甲烷活性,因此在碱性条件下可以促进产酸。并 且本实验使用磷酸钠和氢氧化钠联合调控反应器的pH,提高了反应 器中正磷酸的浓度,因此提高了P/N,利于剩余污泥发酵液中氨氮和 正磷酸盐以鸟粪石的形式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方法条件下,10~14天内,剩余污泥的减量率能达到 50~65%,和传统的厌氧发酵方式相比,剩余污泥的减量速率提高了1 倍。

  (2)本方法条件下和单纯以氢氧化钠为碱源的条件下相比,剩 余污泥产生的有机酸量相当,实现了对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3)以鸟粪石的形式回收了发酵液中的氮磷,氨氮和正磷酸盐 的回收率均在70~85%,减轻了发酵液用于污水脱氮除磷时带来的氨 氮和正磷酸盐的负荷,且回收的鸟粪石可用于农田,实现了剩余污泥 资源化利用。

  (4)本方法利用了磷酸钠既能提供碱度又能提供磷酸盐的特 性,可以减少控制反应器pH值所需的氢氧化钠的量,调节剩余污泥 pH所需的氢氧化钠的量,节省成本。

  (5)在发酵过程中调节发酵液P/N和在发酵后调节相比,可以 减少在回收发酵液鸟粪石时调节pH所需的盐酸量,节省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