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

发布时间:2018-8-18 15:11:56

  申请日2012.03.27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IPC分类号C02F3/2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包括进水干管、配水槽、配水支管和配水短管;进水干管与配水槽相连,配水槽上连接有多根配水支管,每根配水支管上都均布有若干组配水短管,每组配水短管均包括2~5根射流方向与铅垂线成30~60°且均匀分布的配水短管;每两根相邻配水支管上的首尾配水短管组相互衔接形成一管多点结构的重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根配水支管形成一管多点结构的重构结构,既保证了各配水点出水量基本相同、配水均匀分布,又使得施工安装、运行管理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以配水短管代替传统的管上穿孔可以缓解部分孔口发生堵塞而导致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包括进水干管(1)、配水槽(2)、 配水支管(3)和配水短管(4);所述进水干管(1)与所述配水槽(2)相连,所述配 水槽(2)上连接有多根所述配水支管(3),其特征在于,

  每根所述配水支管(3)上都均布有若干组配水短管,每组配水短管均包括2~5根 射流方向与铅垂线成30~60°且均匀分布的所述配水短管(4);

  每两根相邻所述配水支管(3)上的首尾配水短管组相互衔接形成一管多点结构的重 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配水支管(3)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流量调节阀为对夹手动蝶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支管(3)上设有气冲短管(6),所述气冲短管(6)上设有球阀(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 的两个所述重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800~1200mm,所述配水支管(3)与反应池底的距 离为20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 两组所述配水短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为500~800mm;所述配水短管(4)管口与反应池底 的距离为150~17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配水槽(2)内设有三角堰。

  说明书

  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 理装置的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技术利用水解和产酸微生物,将污水中的固体、大分子和不易生物降解的 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使得污水在后续的好氧单元以较 少的能耗和较短的停留时间下得到高效处理。由于水解酸化技术具有改善污水可生化性 的特点,使得该工艺不仅适用于易于生物降解的城市污水等,同时更加适用于处理不易 生物降解的某些工业废水,如含油废水、纺织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酿酒废水、 化工废水、造纸废水等。

  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进,技术日益成熟。目前已有大量工程 应用实例,具有成熟的运行经验可供借鉴。与其他传统工艺相比,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 艺在出水稳定、节能环保和设备可靠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将水解酸化装置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时,配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难克 服的问题。配水系统主要是把待处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水解酸化装置,使有机物能 够在反应区内均匀分布。若配水不均,水解酸化装置中形成污泥死区和短路现象,引起 污泥上浮,影响处理效果。因此,配水系统的均匀性是水解酸化池工作良好的重要保证, 也是提高装置容积利用率的关键。水解酸化废水处理装置常采用带有穿孔的、置于反应 器底部的横管进行配水。根据横管的布置形式,水解酸化装置配水方式包括一管一点式、 一管多点式及分枝式。一管一点式的特点是一根配水管只服务于一个配水点,该种配水 方式虽能够保证均匀配水,但工程量大,施工繁琐复杂。一管多点式即多个配水点由一 个配水管负担。该种配水方式要求各配水点出水流速不小于2.0m/s,且常采用脉冲间歇 进水。当水解池较长,首末两端水流流速差距较大,再加上部分孔口将不可避免发生堵 塞,进水将从没有堵塞的其他孔口重新分配,从而导致该种配水方式很难达到布水均匀 的效果。分枝式配水方式一般采用对称布置,这种配水方式基本能够达到均匀分布的要 求,但要求施工安装必须准确,且施工难度较大、运行管理复杂。因此,开发一种既能 保证装置底部配水均匀,又要施工安装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的配水方式成为水解酸化废 水处理装置成熟应用的必然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污水处理装 置的配水系统,该配水系统能够确保各单位面积的配水量基本相同、配水均匀分布,且 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管理简单,便于维护操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解 酸化污水处理装置的配水系统,包括进水干管、配水槽、配水支管和配水短管;所述进 水干管与所述配水槽相连,所述配水槽上连接有多根所述配水支管,每根所述配水支管 上都均布有若干组配水短管,每组配水短管均包括2~5根射流方向与铅垂线成30~60 °且均匀分布的所述配水短管;每两根相邻所述配水支管上的首尾配水短管组相互衔接 形成一管多点结构的重构结构。

  所述配水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所述流量调节阀为对夹手动蝶阀。

  所述配水支管上设有气冲短管,所述气冲短管上设有球阀。

  相邻的两个所述重构结构之间的距离为800~1200mm,所述配水支管与反应池底的 距离为200~300mm。

  相邻两组所述配水短管之间的安装间距为500~800mm;所述配水短管管口与反应 池底的距离为150~170mm。

  所述配水槽内设有三角堰。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基于大阻力配水系统模型的计算结果,采用 两根配水支管形成一管多点结构的重构结构,克服了处理设施首末两端水流流速差距较 大的问题,既保证了各配水点出水量基本相同、配水均匀分布,又使得施工安装、运行 管理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以配水短管代替传统的管上穿孔可以缓解部分孔口发生堵 塞而导致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