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

发布时间:2018-8-15 16:40:31

  申请日2012.08.21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IPC分类号B01D36/02; B01D65/0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包括并列布置的膜元件,膜元件的进水口通过带进水阀的进水泵与原水池连通,膜元件的污水出口通过原水阀门与原水池连通,膜元件的净水出口与净水池连通;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有带第一阀门的第一微滤器,第一微滤器通过反洗泵与带药液阀的药液罐连通,药液罐通过回药阀与原水阀门连通;污水出口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微滤器,第二微滤器和污水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入阀门,第二微滤器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出阀门,第二入阀门和第二出阀门之间由第四阀门连通;第二微滤器两端还并联有干燥机构。适用于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包括并列布置的膜元件,膜元 件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泵与原水池连通,膜元件的污水出口通过原水阀 门与原水池连通,膜元件的净水出口与净水池连通;

  所述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有带第一阀门的第一微滤器,第一微滤器通 过反洗泵与带药液阀的药液罐连通,药液罐通过回药阀与所述原水阀 门连通;所述污水出口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微滤器,第二微滤器和 污水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入阀门,第二微滤器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出 阀门,第二入阀门和第二出阀门之间由第四阀门连通;

  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微滤器两端还并联有干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其特征是,所 述干燥机构包括风机和第三微滤器,风机和第三微滤器分别通过一个 第三阀门并联在所述第二微滤器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其特征是,所 述风机还通过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一微滤器连通,第一微滤器通过第六 阀门与所述第三微滤器连通,第一微滤器和反洗泵之间设有第七阀门 。

  说明书

  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具体地指一种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 收集器。

  技术背景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水处理高精度净化过滤装置中需要使用如微 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功能的膜元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上述 膜元件(通常至少使用二种类型以上进行串联组合使用)使用一定时 间段后,会因污垢的堆积使得净化过滤能力下降,致使过滤装置中的 压力降增大,最终必须将过滤装置停止运行,并转入反清洗再生程序 ,除去膜元件表面的污垢后才能开启过滤装置继续工作。

  而传统的反清洗再生方法是采用净化后的水(或者加入药剂浸泡)对 膜元件进行冲洗,并将冲洗后的水弃掉排出(或贮水池贮存)。这样 ,如果膜元件上的污垢是一般无害污垢,则仅仅是水的外排浪费;但 如果膜元件上的污垢是有害有毒物(如铅),则是污垢被转移到了另 一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 节约资源且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膜元件双介质再生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膜元件 双介质再生收集器,包括并列布置的膜元件,膜元件的进水口通过带 进水阀的进水泵与原水池连通,膜元件的污水出口通过原水阀门与原 水池连通,膜元件的净水出口与净水池连通;

  所述膜元件的进水口连接有带第一阀门的第一微滤器,第一微滤器通 过反洗泵与带药液阀的药液罐连通,药液罐通过回药阀与所述原水阀 门连 通;所述污水出口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微滤器,第二微滤器和污水 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入阀门,第二微滤器和回药阀之间设有第二出阀门 ,第二入阀门和第二出阀门之间由第四阀门连通;

  所述第二微滤器两端还并联有干燥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风机和第三微滤器,风机和第三微 滤器分别通过一个第三阀门并联在所述第二微滤器两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机还通过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一微滤器连通,第 一微滤器通过第六阀门与所述第三微滤器连通,第六阀门和反洗泵之 间设有第七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的干燥机构能将第一微滤器、第二微滤器和膜元 件中的污泥吹干,污泥以干态被收集,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不会造成 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节约了资源又不会造成二次 污染等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