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泥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发布时间:2018-8-11 22:33:50

  申请日2012.05.18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IPC分类号C02F1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污泥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5)、设置在水箱(5)上部的空心转笼(2)、带动转笼(2)转动的电机(6),转笼(2)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转笼(2)的表面分布有通孔(21),转笼(2)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叶片(22),转笼(2)至少一部分低于水箱上部的水箱口(51)。油污泥在转笼中冲洗、旋转并且相互碰撞摩擦能够实现很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污泥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5)、设置在水箱 (5)上部的空心转笼(2)、带动转笼(2)转动的电机(6),转笼(2) 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转笼(2)的表面分布有通孔(21),转笼(2) 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叶片(22),转笼(2)至少一部分低于水箱上部 的水箱口(51)。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转笼(2)为圆筒 形,叶片(22)在转笼直径方向的高度为转笼(2)直径的2%~30%,叶 片(22)为梯形、或矩形、或螺旋形,优选叶片(22)为螺旋形,进一 步优选叶片(22)为四螺旋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转笼(2)为圆筒 形,叶片(22)为螺旋形,沿着转笼圆周的方向,叶片(22)的长度为 转笼(2)周长的10%~100%;沿着转笼轴线的方向,叶片(22)的长度 为转笼(2)母线长度的1%~100%;

  优选沿着转笼轴线的方向,转笼(2)的内表面设置有2~50列叶片, 沿着转笼圆周的方向,每一列叶片含有1~10个叶片;沿着转笼圆周的 方向,叶片(22)的长度为转笼(2)周长的10%~50%,沿着转笼轴线 的方向,叶片(22)的长度为转笼(2)母线长度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转笼(2)倾斜设 置,转笼(2)的一端为入料口,转笼(2)的另一端为出料口,入料口 的高度低于出料口的高度,从出料口到入料口的方向,转笼表面通孔(21) 的直径逐渐减小;优选转笼(2)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水箱口(51)下方 为液面(9),转笼(2)位于液面(9)以下的体积是转笼体积的10%~ 50%,水箱口(51)边缘下方设置有集油槽(56),集油槽(56)设置在 转笼(2)的入料口一侧,集油槽连接有吸油管(561),优选该装置还设 置有进料斗(1),进料斗(1)的料入口(11)插入转笼(2)的入料口, 进料斗(1)中设置有喷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水箱中设置有曝气 管(59),水箱外设置有与曝气管(59)连接的射流泵,曝气管(59)设 置在转笼(2)的出料口一侧;

  优选曝气管(59)的轴线与转笼(2)的轴线垂直,曝气管(59)的 下部设置有2排气孔,第一排气孔(591)的喷气方向与第二批气孔(592) 的喷气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水箱(5)的底部 设置有刮渣机(71),水箱(5)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沙管(7),刮渣机(71) 能够将水箱底部的泥沙从排沙管(7)的排沙口(74)排出,排沙口(74) 的高度高于水箱口(51)下方液面(9)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水箱(5)的侧壁 设置有第一水管(54),第一水管(54)与水箱(5)的侧壁连接处设置 有过滤装置(541),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给水箱中液体加热的加热管(57)。

  9.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分离油污泥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投入到转笼(2)中,使原料在与液体相接触并旋转 相互碰撞的条件下分离为石块和油泥沙水混合物两部分,将原料中的石 块通过出料口排出,原料中的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通过转笼(2)的通 孔(21)进入水箱(5)内;

  步骤2:收集水箱中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上部的油,将油、泥沙 和水的混合物下部的泥沙从水箱中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采用曝 气法向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中部喷吹微小气泡。

  说明书

  一种油污泥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将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 的油污泥进行分离回收的装置,还涉及一种油污泥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石油工业迅速 发展,开采量不断增加,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这些油 污泥如果随意丢弃不但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所以最好对其进行回收利 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 102001803A,公开日期2011年4月6日, 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该装置将含油污泥投入到水油 分离罐中进行旋转加热分离,为回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但其缺点 是,石油在加热过程中有一部分结焦导致从而导致了回收不彻底。另外, 中国专利CN 101239770A,公开日期2008年8月13日,公开了一种“污 油泥分离方法及设备”,采用过热蒸汽对污油泥进行分离,其优点处理速 度快且回收彻底,但缺点是噪声大且高耗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技术中油污泥分离装置分离不彻底且高耗能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污泥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该分离装置及方法不但 分离回收效率高且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污泥分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设置在水箱上部的空心转笼、带动转笼转动的 电机,转笼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转笼的表面分布有通孔,转笼的内 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叶片,转笼至少一部分低于水箱上部的水箱口。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滚筒洗衣机,原料油污泥主要是石油和水 包裹着沙子和石块,油污泥进入转笼后,转笼转动带动油污泥一起旋转, 设置叶片有利于大块油污泥与小的油污泥颗粒之间相互碰撞,从而使油 污泥之间产生相互揉搓挤压的效果,加上水箱中液体对油污泥的冲洗, 可以很容易的将原料中的石油与沙石进行分离。

  转笼为圆筒形,叶片在转笼直径方向的高度为转笼直径的2%~30%, 叶片为梯形、或矩形、或螺旋形,优选叶片为螺旋形,进一步优选叶片 为四螺旋形。

  转笼为圆筒形,叶片为螺旋形,沿着转笼圆周的方向,叶片的长度 为转笼周长的10%~100%;沿着转笼轴线的方向,叶片的长度为转笼母 线长度的1%~100%;优选沿着转笼轴线的方向,转笼的内表面设置有2~ 50列叶片,沿着转笼圆周的方向,每一列叶片含有1~10个叶片;沿着 转笼圆周的方向,叶片的长度为转笼周长的10%~50%,沿着转笼轴线的 方向,叶片的长度为转笼母线长度的1%~5%。

  转笼倾斜设置,转笼的一端为入料口,转笼的另一端为出料口,入 料口的高度低于出料口的高度,从出料口到入料口的方向,转笼表面通 孔的直径逐渐减小;优选转笼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30°。

  水箱口下方为液面,转笼位于液面以下的体积是转笼体积的10%~ 50%,水箱口边缘下方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连接有吸油管,集油槽设置 在转笼的入料口一侧,优选该装置还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的料入口插 入转笼的入料口,进料斗中设置有喷淋装置。

  水箱中设置有曝气管,水箱外设置有与曝气管连接的射流泵,曝气 管设置在转笼的出料口一侧;优选曝气管的轴线与转笼的轴线垂直,曝 气管的下部设置有2排气孔,第一排气孔的喷气方向与第二批气孔的喷 气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20°。

  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刮渣机,水箱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沙管,刮渣机能 够将水箱底部的泥沙从排沙管的排沙口排出,排沙口的高度高于水箱口 下方为液面的高度。

  水箱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水箱的侧壁连接处设置有 过滤装置,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给水箱中液体加热的加热管。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分离油污泥的方法,其特征是: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投入到转笼中,使原料在与液体相接触并旋转相互 碰撞的条件下分离为石块和油泥沙水混合物两部分,将原料中的石块通 过出料口排出,原料中的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通过转笼的通孔进入水 箱内;

  步骤2:收集水箱中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上部的油,将油、泥沙 和水的混合物下部的泥沙从水箱中排出。

  优选在步骤2中,采用曝气法向油、泥沙和水的混合物中部喷吹微 小气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油污泥在转笼中冲洗、旋转并且相互碰撞摩 擦能够实现很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节能环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