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8-11 16:56:20

  申请日2012.07.12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IPC分类号C02F3/30; C02F9/14

  摘要

  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按次序由上至下分置且相连通的曝气池、二沉池、不曝气池,且来自中部设置的二沉池底部的沉淀污泥与污水共同进入底部不曝气池,来自底部设置的不曝气池的混合液与来自上部设置的曝气池的混合液共同进入中部的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中部设置的二沉池内的上清液由二沉池上方设置的排水装置排出,中部设置的二沉池内的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底部的不曝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本方法大大地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且具有节省曝气量、所需碳源较少、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可以较好地解决污水处理占地较多的问题,还能解决因碳源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而难以实现高效除磷脱氮的污水的处理问题,本方法是一种生物除磷脱氮工艺,适用于低碳源污水的处理,尤其适用用于场地较少的污水处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a.合建相互连通的曝气池(1)、不曝气池(2) 和二沉池(5),二沉池(5)设在曝气池(1)和不曝气池(2)之间,在二沉池(5)的上部设置管壁上布有多个入水孔的排水管(6),在二沉池(5)的底部设置连通曝气池(1)的好氧污泥回流管(3)和连通不曝气池(2)厌氧污泥回流管(4);

  b.通过厌氧污泥回流管(4)将二沉池(5)底部的污泥引出,与进入不曝气池(2)内的污水一同进入不曝气池(2),经过厌氧反应后进入二沉池(5)内,再与二沉池(5)底部的污泥混合后通过好氧污泥回流管(3)引出进入曝气池(1);

  c.在曝气池(1)中进行曝气后进入二沉池(5),与从不曝气池(2)中进入二沉池(5)的泥水混合共同反应,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5)内的上清液通过二沉池上部的排水管(6)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同进入不曝气池(2)内的污泥和污水量之比为0.3: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曝气池(1)内的沉淀污泥与污水之比为2: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不曝气池(2) 和曝气池(1)内可分别添加为生物膜生长提供附着介质的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6)的出口管个连有略低于曝气池(1)水位高度的出水管。

  说明书

  一种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尤其适用于低碳源污水的除磷脱氮处理,广泛适用于有机污水或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国内外对污水处理的排放的限制标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研究开发占地面积小、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一直是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热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能耗小,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中位沉淀污水处理工艺:

  a.合建相互连通的曝气池、不曝气池和二沉池,二沉池设在曝气池和不曝气池之间,在二沉池的上部设置管壁上布有多个入水孔的排水管,在二沉池(5)的底部设置连通曝气池的好氧污泥回流管和连通不曝气池厌氧污泥回流管;

  b.通过厌氧污泥回流管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引出,与进入不曝气池内的污水一同进入不曝气池,经过厌氧反应后进入二沉池内,再与二沉池底部的污泥混合后通过好氧污泥回流管引出进入曝气池;

  c.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后进入二沉池,与从不曝气池中进入二沉池的泥水混合共同反应,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内的上清液通过二沉池上部的排水管排出。

  所述一同进入不曝气池内的污泥和污水量之比为0.3:1-2:1;所述进入曝气池内的沉淀污泥与污水之比为2:1-10:1;在所述的不曝气池和曝气池内可分别添加为生物膜生长提供附着介质的填料;所述的排水管的出口管个连有略低于曝气池水位高度的出水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按次序由上至下设置且相连通的曝气池、二沉池、不曝气池合建或分建可大量节省占地。中部设置的二沉池内的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另一部分回流至底部的不曝气池且该部分沉淀污泥与污水二者液体流量共同进入上部的曝气池;使得不曝气池底部污泥在进水时先进行厌氧吸收有机碳反应,然后再与来自上部曝气池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混合在中部设置的二沉池内进行反硝化除磷,充分利用有限的碳源,提高了废水处理中碳源的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废水生物除磷中碳源不足的问题;主要优点:1.本发明有利于在缺氧条件下形成反硝化除磷,将反硝化脱氮和吸磷2个独立过程合二为一,一碳两用;泥水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过程中,完成反硝化和除磷反应,充分利用了中位设置的二沉池的空间且减少污泥及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

  2.本发明具有节省曝气量、所需碳源较少、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提高了废水处理中碳源的利用率,可以较好地解决因碳源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而难以实现高效除磷脱氮的污水的处理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