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稳定塘

发布时间:2018-7-26 21:17:55

  申请日2012.10.22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34; 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深水坑,排列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深水坑之间为平流区,在最后一个平流区下游设置有集水坑,在集水坑上联通有输出口,在所述深水坑内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两端与深水坑的侧壁连接,隔板的下端与深水坑底部之间留设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流通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深水坑上安装隔板的方式使得污水两次历经兼性层微生物消耗、层水生植物消耗处理,大大缩短了污水处理的时间,降低了污水停留的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深水坑(1),排列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深水坑(1)之间为平流区(2),在最后一个平流区下游设置有集水坑(7),在集水坑(7)上联通有输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深水坑(1)内安装有隔板(6),隔板(6)的两端与深水坑(1)的侧壁连接,隔板(6)的下端与深水坑(1)底部之间留设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流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与深水坑(1)前端的距离与深水坑的宽度之比为0.4~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平流区(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滤网(3),在最后一个平流区(2)的尾部设置有滤网(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水坑(7)内安装有循环泵(4),循环泵(4)通过循环槽(8)连通至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口上设置有闸门(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口的宽度小于进水口的宽度。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水处理结构,具体是指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

  背景技术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生物氧化塘是实施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稳定塘处理污水近年来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采用污水处理稳定塘系统,可以利用荒废的河道、沼泽地、峡谷、废弃的水库等地段建设结构简单,大都以土石结构为主,在建设土地具有施工周期短,易于施工和基建费低等优点。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的基建投资约为相同规模常规污水处理厂的1/3-1/2;2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稳定塘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也可在处理后的污水中进行水生植物和水产的养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水生作物、鱼、水禽等物质,提供给人们使用或其他用途,如果考虑综合利用的收入,可能到达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3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风能是稳定塘的重要辅助能源之一,经过适当的设计,可在稳定塘中实现风能的自然曝气充氧,从而达到节省电能降低处理能耗的目的。此外,在稳定塘中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装置,这使稳定塘的运行更能稳定并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其运行费用仅为常规污水处理厂的1/5-1/3;4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将净化后的污水引入人工湖中,用作景观和游览的水源。由此形成的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不仅将成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而且将成为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和游览的胜地;5污泥产量少,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产生污泥量小,仅为活性污泥法所产生污泥量的1/10,前端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污泥可以送至该生态系统中的藕塘或芦苇塘或附近的农田,作为有机肥加以使用和消耗。前端带有雁洋塘或碱性塘的塘系统通过其底部的污泥发酵坑使污泥发生酸化、水解和甲烷发酵,从而使有机固体颗粒转化为液体或气体,可以实现污泥等零排放。

  稳定塘是一种构造简单、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的污水处理结构。污水在塘内经长时间的停留、贮存,通过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的代谢活动,以及相伴随的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过程,使污水中污染物、营养和有害有毒物质得到转换、降解和去除,从而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与再回用。稳定塘分为氧化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控制出水塘,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性,但都具有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消耗能力有限,不能作为单独污水处理系统的缺点,因此,不适于广大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环保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大大减小污水水力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污水中污染物质,为经济落后地区污染不重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结构和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依次排列的深水坑,排列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深水坑之间为平流区,在最后一个平流区下游设置有集水坑,在集水坑上联通有输出口,在所述深水坑内安装有隔板,隔板的两端与深水坑的侧壁连接,隔板的下端与深水坑底部之间留设有用于水流通过的流通口。通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深水坑,在每个深水坑上安装一个隔板,隔板的两端与深水坑的侧壁连接,而其下端与深水坑底部形成连通口,当外界的污水进入到深水坑时,在隔板的导流作用下自然下降到连通口处,先历经兼性层最后到达厌氧层,大颗粒物质,部分沉淀物沉淀在深坑中,沉淀下来的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于底层发生厌氧消化,产生CO2等气体,CO2供给表层的水生植物利用,促进植物生长,隔板挡下的浮泥和由底层气体浮起污泥被水生植物吸收消耗,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还可以直接吸收来水中的污染物质;水流因受深坑地形限制将往上流动,再次历经兼性层微生物消耗到达表层水生植物消耗处理。

  所述隔板与深水坑前端的距离与深水坑的宽度之比为0.4~0.5:1。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当隔板与深水坑前端的距离与深水坑的宽度之比为0.4~0.5:1时,其导流作用最佳,避免了死水区域的产生。

  在任意一个平流区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滤网,在最后一个平流区的尾部设置有滤网。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在平流区上安装滤网,在此过程中滤网将水生植物挡在深水坑区间内,平流区的水流表层没有水生植物,在水流流动作用下经第一次处理的污水充分与空气接触,为下一区间的净化做好准备。

  在所述集水坑内安装有循环泵,循环泵通过循环槽连通至进水口。进一步讲,为了减少设置深水坑的数量,采用将集水坑内部的水重复净化、循环净化的方式,可以减少投入,减少占地面积,在狭小的区域内就能实现污水净化。

  在所述输出口上设置有闸门。进一步讲,水流历经多个区间的处理后进入集水坑,再一次均质、沉淀后出水,在集水坑旁设置有循环泵,必要时可以循环多次处理污水,通过关闭闸门,循环泵将处理水输送至循环槽,到达进水口,再次循环处理。

  所述输出口的宽度小于进水口的宽度。采用收缩式的出水,闸门位于集水坑之后,集水坑靠近循环槽一侧有循环泵,塘边一边有循环槽,在需要循环处理时,关闭闸门,开启循环泵,循环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在每个深水坑上安装一个隔板,隔板的两端与深水坑的侧壁连接,而其下端与深水坑底部形成连通口,当外界的污水进入到深水坑时,在隔板的导流作用下自然下降到连通口处,先历经兼性层最后到达厌氧层,大颗粒物质,部分沉淀物沉淀在深坑中,沉淀下来的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于底层发生厌氧消化,产生CO2等气体,CO2供给表层的水生植物利用,促进植物生长,隔板挡下的浮泥和由底层气体浮起污泥被水生植物吸收消耗,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还可以直接吸收来水中的污染物质;水流因受深坑地形限制将往上流动,再次历经兼性层微生物消耗到达表层水生植物消耗处理;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当隔板与深水坑前端的距离与深水坑的宽度之比为0.4~0.5:1时,其导流作用最佳,避免了死水区域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稳定塘,在集水坑旁设置有循环泵,必要时可以循环多次处理污水,通过关闭闸门,循环泵将处理水输送至循环槽,到达进水口,再次循环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