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

发布时间:2018-6-2 17:14:28

  申请日2013.12.05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IPC分类号B65F3/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包括厢体,厢体的底板倾斜设置使底板的后端高于底板的前端,厢体在底板的下方设有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上设置第一污水阀,厢体在底板的前部设有第一排水孔,在底板的后部设有将底板分隔为前后两段的污水引流槽,污水引流槽内设有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通过管道与污水收集箱导通。厢体的底板采用前低后高的倾斜设计,污水集中在厢体前部,配合第一排水孔进一步将污水汇集到污水收集箱。此外,污水引流槽将底板分隔为前后两段,配合第二排水孔进一步将污水汇集到污水收集箱。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对装入厢体内的污水进行收集,有效防止运输时滴漏,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所述厢体的底板倾斜设置使底板的后端高于底板的前端,所述厢体在底板的下方设有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上设置第一污水阀,所述厢体在底板的前部设有第一排水孔,在底板的后部设有将底板分隔为前后两段的污水引流槽,所述污水引流槽内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污水收集箱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引流槽内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上设有若干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为嵌在所述污水引流槽内且截面呈“n”形的支架板,各所述出水口均设在所述支架板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的端口设置过滤盖。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在底板的前部还设有第三排水孔以及控制所述第三排水孔开闭的第二污水阀。

  说明书

  一种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垃圾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

  背景技术

  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垃圾车的诞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重大发明与创造,尤其是对城市来说。城市人口集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而城市土地有限,垃圾的及时处理是一大难题。垃圾车的出现可以帮助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并有可能现场将垃圾变废为宝,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缓解了城市垃圾问题。垃圾车的诞生也是一种新型行业的诞生,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最终达到了一个促进经济的发展的目标。垃圾车的使用又非常广泛。适用于环卫、市政、厂矿企业、物业小区、垃圾多而集中的居民区。垃圾车增设的防污水滴漏装置,在装卸的运输过程中可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可谓是专用汽车里的一大重大发明,也给世界的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垃圾车的发明有非常大的创造意义。

  垃圾处理不当则会给环境带来很严重的污染,同样,如果垃圾装载到垃圾车上后由于垃圾车车厢密封不严或未设置污水收集装置,而导致垃圾(特别是污水)在运输时滴漏,也会使得道路臭气熏天,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装入厢体内的污水进行收集,避免运输时滴漏的垃圾车车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包括厢体,厢体的底板倾斜设置使底板的后端高于底板的前端,厢体在底板的下方设有污水收集箱,污水收集箱上设置第一污水阀,厢体在底板的前部设有第一排水孔,在底板的后部设有将底板分隔为前后两段的污水引流槽,污水引流槽内设有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均通过管道与污水收集箱导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污水引流槽内设有过渡板,过渡板上设有若干出水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过渡板为嵌在污水引流槽内且截面呈“n”形的支架板,各出水口均设在支架板的顶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排水孔的端口设置过滤盖。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厢体在底板的前部还设有第三排水孔以及控制第三排水孔开闭的第二污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防污水滴漏的垃圾车车厢中,厢体的底板采用前低后高的倾斜设计,以便于污水集中在厢体前部,配合底板前部的第一排水孔,进一步将污水汇集到污水收集箱。此外,为避免污水从厢体后端溢出,在底板的后部设有污水引流槽,污水引流槽将底板分隔为前后两段,使得污水在厢体内晃动时流入污水引流槽,配合第二排水孔,进一步将污水汇集到污水收集箱。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对装入厢体内的污水进行收集,有效防止运输时滴漏,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