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

发布时间:2018-5-31 14:13:02

  申请日2010.06.01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过滤器、液压站、油箱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上、下油缸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过滤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它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过滤器、液压站、油箱、行程开关控制器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所述上、下油缸分别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过滤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所述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过滤器上端设置的进料斗盘的上方;出料装置的接料端位于下油缸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油缸和过滤器按圆周均匀对称分布设置18或2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的两侧设有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斗盘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连接板与站桩固定连接与进料斗盘相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站柱上,与上、下油缸相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站柱上设有推出拔杆,推出拔杆与下油缸的顶端相应。

  说明书

  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深度干化处理设备主要有带式压滤、离心脱水、板框压滤、自然干化和真空过滤等几种方式,现有技术的脱水方式,脱水效率比较低,通常使污泥的含水率由80%降低到60%,而且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

  随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污泥产量持续快速增加,据统计,目前中国仅城市污水污泥(含水80%)的约4200万吨,每年还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如再加上造纸厂,中药厂,一些食品厂,石油,部分化工企业,每年约有5亿多吨污泥产生。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在75~80%,呈胶质粘结状,容易腐败发臭,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已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目前常见的污泥后续处理处置手段如堆肥,焚烧,填埋等均要求含水率小于60%,目前的处理手段显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

  进一步降低脱水污泥的含水率,是污泥减轻减量,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基础,而将污泥脱水率降到小于60%,是中国近阶段污泥处置技术的战略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污泥深度干化自动化设备,它包括压榨回转驱动装置、送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压榨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套、主站柱、大齿轮盘、上、下油缸、过滤器、液压站、油箱、行程开关控制器和上、下支承板及站柱、变速箱和电机,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固定套装在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套装在主站柱上与主站柱转动连接;所述上、下油缸分别与上、下支承板固定连接,沿上、下支承板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过滤器固定在大齿轮盘上,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与所述上、下油缸相对应;液压站和油箱固定在上支承板上;上、下油缸分别通过油管和液压站连接;所述电机和变速箱固定安装在站柱上,变速箱通过齿轮与大齿轮盘啮合;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位于过滤器上端设置的进料斗盘的上方;出料装置的接料端位于下油缸的下方。

  所述上、下油缸和过滤器按圆周均匀对称分布设置18或20个。

  为了提高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与连接套固定连接的强度,所述上、下支承板和大齿轮盘的两侧设有连接杆。

  所述进料斗盘上设有进料斗,进料斗通过连接板与站桩固定连接与进料斗盘相应。

  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站柱上,与上、下油缸相应。

  所述站柱上设有推出拔杆,推出拔杆与下油缸的顶端相应。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方便,各装置之间相互协调动作,实现了自动压榨污泥脱水的目的。实践证明:污泥脱水后含水率在40-50%,从污泥进入到污泥饼出来仅需数分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脱水效率低、生产效率低、脱水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