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4.10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IPC分类号B01D21/26; C02F11/18; C02F11/12; B01D21/2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上连接设有进出水管,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转动设有对进水管所进污水进行驱动导流、以使污水被甩向所述箱体内壁处的叶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叶轮的下方呈环形设有承接所述叶轮甩出的污水、并使污水中的污泥在其内沉积的沉淀部;在沉淀部的下方还设有可与所述沉淀部可控连通,以使所述沉淀部内沉积的污泥周期性的落入其内的污泥室;所述出水管由污泥室围构而成、以用于对沉淀部中溢流出的分离污水进行汇流导出;在所述污泥室上还设置有取泥阀门。本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业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处理,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应用。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连接设有进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转动设有对进水管所进污水进行驱动导流、以使污水被甩向所述箱体内壁处的叶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叶轮的下方呈环形设有承接所述叶轮甩出的污水、并使污水中的污泥在其内沉积的沉淀部;在沉淀部的下方还设有可与所述沉淀部可控连通,以使所述沉淀部内沉积的污泥周期性的落入其内的污泥室;所述出水管由污泥室围构而成、以用于对沉淀部中溢流出的分离污水进行汇流导出;在所述污泥室上还设置有取泥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部包括与所述箱体内壁相接并向下倾斜设置的用于承接所述叶轮甩出的污水的外侧壁板,以及与所述外侧壁板间呈向上喇叭状设置的内侧壁板,在外侧壁板和内壁壁板的底部连接设有使所述沉淀部与污泥室可控连通的泄泥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的下方设有对甩在外侧壁板上的污水进行刮动,以使污水中的污泥沉积于所述沉淀部底部的刮泥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叶轮下方的驱动杆,以及连接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端部的、与外侧壁板表面间呈间隙配合状的刮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平面与所述外侧壁板的环形中心线间呈倾斜相交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部与出水管之间连接设有带有泄水阀门的泄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连接设置于沉淀部的内侧壁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室的底部设有对落入其内的污泥进行烘干的加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室上连接设有真空泵。
说明书
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其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污水的后续处理过程,对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效果及成本有着很大的作用。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620882U中公开了一种污泥污水分离机,其包括机壳,传动机构,污水分离机构和污泥分离机构,传动机构中的齿盘固接在机壳顶部,齿盘上架设绞盘架,绞盘架底部横梁两端的运行电机底部的行走齿轮与齿盘啮合传动,机壳中心设置传动主轴,上端与横梁中心铰接,中部套装主轴外套,下端与下刮泥尺连接传动;污水分离机构中的稳架架设在机壳内上部,稳架上吊装分水器,分水器外部套装过滤仓;机壳顶部设有稳水仓,稳水仓底边圆周上设环形管路;污泥分离机构包括刮泥尺和排料机。该分离机能够对排放出的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也能区分排放,但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制造组装较为麻烦,不利于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能够实现对工业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处理,且结构简单,便于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污水净化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上连接设有进出水管,在所述箱体内的上部转动设有对进水管所进污水进行驱动导流、以使污水被甩向所述箱体内壁处的叶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叶轮的下方呈环形设有承接所述叶轮甩出的污水、并使污水中的污泥在其内沉积的沉淀部;在沉淀部的下方还设有可与所述沉淀部可控连通,以使所述沉淀部内沉积的污泥周期性的落入其内的污泥室;所述出水管由污泥室围构而成、以用于对沉淀部中溢流出的分离污水进行汇流导出;在所述污泥室上还设置有取泥阀门。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含有污泥的污水经进水管进入箱体内后,可在叶轮的驱动导流作用下被甩向沉淀部中,污水中的污泥在沉淀部中进行沉积,而分离出的污水则可由沉淀部中溢出而进入出水管内,从而可实现对污水中污泥的分离,当沉淀部内沉积的污泥量较多时可通过使沉淀部与污泥室连通,而使沉积的污泥落入污泥室内,从而可使沉淀部持续用于对污水中污泥的分离。通过采用叶轮对含有污泥的污水进行导流甩出,一方面分散了水量从而有利于污水中污泥的重力沉积,另一方面污水沿沉淀部承接面的流动也有利于污水中污泥在沉淀部处的附着沉积,从而可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本装置通过叶轮的导流,沉淀部沉积和污泥室的贮藏即可实现对污水中污泥的分离作业,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组装及使用维护均较现有技术有更好的实用性。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沉淀部包括与所述箱体内壁相接并向下倾斜设置的用于承接所述叶轮甩出的污水的外侧壁板,以及与所述外侧壁板间呈向上喇叭状设置的内侧壁板,在外侧壁板和内壁壁板的底部连接设有使所述沉淀部与污泥室可控连通的泄泥阀门。设置倾斜的外侧壁板可有利于对叶轮甩出的污水进行承接,而将沉淀部设置为喇叭状也有助于污泥在其内的沉积。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叶轮的下方设有对甩在外侧壁板上的污水进行刮动,以使污水中的污泥沉积于所述沉淀部底部的刮泥机构。设置刮泥机构可防止污泥在外侧壁板表面上的过多附着,可使污泥尽可能的沉积于沉淀部中。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刮泥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叶轮下方的驱动杆,以及连接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端部的、与外侧壁板表面间呈间隙配合状的刮泥板。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刮泥板平面与所述外侧壁板的环形中心线间呈倾斜相交设置。将刮泥板设置为倾斜状,从而可在其由驱动杆带动刮泥时便于被刮下的污泥向沉淀部内移动,防止污泥堆积在刮泥板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沉淀部与出水管之间连接设有带有泄水阀门的泄水管。设置泄水管可在沉淀部内污泥沉积量不多时用于分离出污水的临时排放,从而增加装置的可操控性。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泄水管连接设置于沉淀部的内侧壁板上。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污泥室的底部设有对落入其内的污泥进行烘干的加热装置。设置加热装置对污泥室中的污泥进行烘干,从而有利于将污泥从污泥室中取出,方便了操作。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污泥室上连接设有真空泵。在污泥室上设置真空泵可使污泥室内处于一种轻微的负压状态,一方面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沉淀部对污泥沉积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污泥从沉淀部内落入污泥室中。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工业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分离处理,且其结构简单,便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