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5-12 17:50:32

  申请日2014.07.01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IPC分类号C02F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布置于后端生化处理之前,具有高效降解有机大分子、调节碳氮比、改善渗滤液生化性能的特点,且其占地面积小,使得土地成本低。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立式结构布置,所述壳体内部自下而上分别布置有曝气加药除泥沙区、泥水分离区、氨氮吹脱区、废气收集区,所述壳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反应腔,所述壳体上部氨氮吹脱区的位置的侧壁开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连通外侧的所述混合反应腔,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设置有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还设置有加药器;所述泥水分离区布置有三相分离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立式结构布置,所述壳体内部自下而上分别布置有曝气加药除泥沙区、泥水分离区、氨氮吹脱区、废气收集区,所述壳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反应腔,所述壳体上部氨氮吹脱区的位置的侧壁开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连通外侧的所述混合反应腔,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设置有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还设置有加药器;所述泥水分离区布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隔离曝气加药除泥沙区、氨氮吹脱区,所述曝气加药除泥沙区的底部布置有排泥口,对应于所述曝气加药除泥沙区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分别布置有进水口、下曝气管、螺旋固体加药器,所述氨氮吹脱区内布置有上曝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外接有气体收集容器及处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具体包括双极板、填料,所述双极板分别布置于所述混合反应腔的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具体为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曝气管的出气口和所述进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壁,所述下曝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曝气管布置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上方,所述上曝气管的出气口朝上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为圆弧面结构,所述圆弧面结构的最高位置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出气口通过管路外接所述气体收集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腔外侧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高度高于所述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合反应腔的底板,所述出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口。

  说明书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属于高有机物、高氨氮和高盐分的“三高”废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大。目前,垃圾电厂大部分都采用简易的预处理工艺,未实现高负荷污染物的减量及配比优化,这为后端生化深度处理(如SBR、UASB)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也导致了后端设备使用周期短,维护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由此,根据“三高”废水的特性,开发的一套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将一些预处理工艺有机融合在一个体系内,各工艺构筑物进行立式布局,形成竖流式一体化渗滤液预处理装置。这种竖流式一体化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在占地面积有限的环境中,有较大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布置于后端生化处理之前,具有高效降解有机大分子、调节碳氮比、改善渗滤液生化性能的特点,且其占地面积小,使得土地成本低。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立式结构布置,所述壳体内部自下而上分别布置有曝气加药除泥沙区、泥水分离区、氨氮吹脱区、废气收集区,所述壳体的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反应腔,所述壳体上部氨氮吹脱区的位置的侧壁开有通水口,所述通水口连通外侧的所述混合反应腔,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设置有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所述混合反应腔内还设置有加药器;所述泥水分离区布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隔离曝气加药除泥沙区、氨氮吹脱区,所述曝气加药除泥沙区的底部布置有排泥口,对应于所述曝气加药除泥沙区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分别布置有进水口、下曝气管、螺旋固体加药器,所述氨氮吹脱区内布置有上曝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外接有气体收集容器及处理装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具体包括双极板、填料,所述双极板分别布置于所述混合反应腔的底板;

  所述填料具体为活性炭;

  所述下曝气管的出气口和所述进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壁,所述下曝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布置;

  所述上曝气管布置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上方,所述上曝气管的出气口朝上布置;

  所述壳体的顶部为圆弧面结构,所述圆弧面结构的最高位置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出气口通过管路外接所述气体收集容器;

  所述混合反应腔外侧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高度高于所述通水口,所述通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混合反应腔的底板,所述出气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口。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处理渗滤液时,废水经过去除大的悬浮颗粒物后通过进水口进入曝气加药除泥沙区进行反应,在螺旋固体加药器加药、下曝气管曝气的作用下,大量的泥沙、水中悬浮物在该区被沉淀去除,用于降低氨氮吹脱区的有机负荷以及悬浮固体浓度,同时废水的pH升高,之后上层的废水在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下,固体被挡于三相分离器下方,只有气体、液体通过三相分离器后进入氨氮吹脱区,废水经过三相分离器分离后,上升进入氨氮吹脱区,经带有下曝气管气体的废水在上曝气管曝气吹脱下,氨氮气体上升进入废气收集区,得到收集;之后渗滤液在通水口与药液充分接触,pH得到降低,然后进入混合反应腔内与电解与微电解混合反应器反应,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分解,生化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预处理达标后,经过预处理的污水通过混合反应腔外侧上端的溢流口进入后续深度处理系统,其布置于后端生化处理之前,具有高效降解有机大分子、调节碳氮比、改善渗滤液生化性能的特点,且其占地面积小,使得土地成本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