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9.17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IPC分类号C02F1/52; B01D21/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将所述絮凝反应区分隔成相互连通的至少两个反应池;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呈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位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有锯齿状堰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使得混合污水中的悬浮物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快速滑落并沉入所述集泥斗内,絮凝沉淀效果好,便于连续排放或利用。其结构设计合理,污泥沉淀速度快,利于设备稳定运行。
权利要求书
1.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 述絮凝反应区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清水区设有清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絮 凝反应区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将所述絮凝反应区分隔成相互连 通的至少两个反应池;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呈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 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沉淀区内位于所述集泥斗上方设有斜管支架, 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位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上方设有 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有锯齿状堰板;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 应区的污水布水管,所述污水布水管设有若干布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 反应区内设有两个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将所述絮凝反应区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 个反应池,中间所述反应池内设有叶轮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 蜂窝斜管组件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度为60~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 絮凝反应区底部设有污水排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 清水区底部设有清水排空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 孔设置于所述污水布水管的底部且均匀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包括多个相互衔接且横截面呈六角形的斜管, 所述斜管为聚丙烯斜管或不锈钢斜管。
说明书
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 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整改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斜管沉淀器在污水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也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造,以使其在污水治理中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的斜管 沉淀器还存在以下不足:(1)采用的斜管面积大,沉积上的污泥脱入集泥斗的 速度慢,影响沉淀效果;(2)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混合液反应不充分,絮凝 效果差,上清液与悬浮物不容易分离流出,集泥区排放污泥不彻底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絮凝效果好, 污泥沉淀速度快,运行稳定且工作效率高的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 置,包括絮凝反应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絮凝反应区设有污水进口, 所述清水区设有清水出口,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断板,所述隔断 板将所述絮凝反应区分隔成相互连通的至少两个反应池;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 设有呈倒锥台状的集泥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沉淀区内位 于所述集泥斗上方设有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位 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有锯齿状堰板;所述 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污水布水管,所述污水布水管设有若 干布水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有两个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将 所述絮凝反应区分隔成相互连通的三个反应池,中间所述反应池内设有叶轮 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 度为60~7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絮凝反应区底部设有污水排空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清水区底部设有清水排空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布水孔设置于所述污水布水管的底部且 均匀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包括多个相互 衔接且横截面呈六角形的斜管,所述斜管可以采用聚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装置,包括絮凝反应区、 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絮凝反应区设有污水进口,所述清水区设有清水出 口,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将所述絮凝反应区分 隔成相互连通的至少两个反应池;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设有呈倒锥台状的集泥 斗,所述集泥斗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斜管沉淀区内位于所述集泥斗上方设有 斜管支架,所述斜管支架上设有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位于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 件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有锯齿状堰板;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有连通 所述絮凝反应区的污水布水管,所述污水布水管设有若干布水孔;本实用新型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所述六角蜂窝斜管组件,使得混合污水中的悬浮物、 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 靠重力作用快速滑落并沉入所述集泥斗内,由排泥口排出,絮凝沉淀效果好, 便于连续排放或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所述溢流堰设置的锯齿状堰板, 便于清水与上浮物分离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絮凝效果好,污泥沉 淀速度快,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