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方法

发布时间:2018-5-7 11:37:32

  申请日2014.05.20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依照下列步骤完成:①取养殖场经简单发酵、过滤的污水,先测定其含N、P量,然后稀释1~10倍;②将稀释好的污水放入玻璃器皿中,标上水位;③在玻璃器皿上架上支架,放置用薄膜包裹固体培养基的牧草苗,使其根系伸入污水中,玻璃器皿置于温室中;④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植物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培养20~6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⑤待牧草成熟后,移去支架,撒上浮萍,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植物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培养2~1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⑥记录水中含N、P量变化情况。本发明将污水处理与牧草、浮萍种植结合,污水经发酵、过滤后其高氮、磷物质大部分被牧草吸收,达到了良好处理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骤 完成:

  ①污水的简单处理:取养殖场经简单发酵、过滤的污水,先测定其含N、 P量,然后稀释1~10倍;

  ②将稀释好的污水放入玻璃器皿中,标上水位;

  ③在玻璃器皿上架上支架,放置用薄膜包裹固体培养基的牧草苗,使 其根系伸入污水中,玻璃器皿置于温室中;

  ④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 培养20~6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⑤待牧草成熟后,移去支架,撒上浮萍,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 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培养2~10天后测定水中含N、P 量;

  ⑥记录水中含N、P量变化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上述牧草苗的使用量为20-60株/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上述浮萍的覆盖率为50-80%。

  说明书

  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 场废水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养猪业为传统养殖产业。近年来,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蓬勃发展, 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但同时,很多集约化养猪场的大量废水 未经回收利用与处理,而是流经沟渠后直接排放至河道,造成水环境 的严重污染,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居民环境和饮用水源直接构成威胁 和危害。

  养猪场废水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具有排放量 大、含氮量和有机质浓度高、固液混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目前常 采用的处理废水方法有简单物理处理法、好氧及厌氧处理法处理法、 好氧和厌氧联合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但由于难以承受过高的污水处 理运行费用,养殖场一般对这些方法设计较少。而采用生物合理化处 理猪场废水的方法来处理养猪场废水,则具有运行成本低、效率高、 处理方便、绿色无污染的特点。

  牧草是一种具有一定饲用价值的野生或栽培植物。以草本为主, 也包括半灌木和灌木。它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保持水土、绿化环境 和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作家畜的主要饲料。浮萍是一种水 生漂浮植物,具有吸收氮磷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易收割且可作为高 蛋白动物饲料等特点,近年来利用其净化氮磷污水已成为环境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但其耐受有机污染能力较差,故浮萍也在一定程度上 说明了其生长水质的污染情况较轻,可以进一步合理利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吸收及废料再利用 的方法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即实现“猪场废水——牧草——浮萍” 的良性循环,做到变废为宝,实现养殖猪场的污水零排放。该方法的 牧草和浮萍可以作为猪饲料,沼气能发电或做燃气,沼渣用于饲料配 料或肥料,产生了副产值,创造了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 环境保护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步骤来实现: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 场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骤完成:

  ①污水的简单处理:取养殖场经简单发酵、过滤的污水,先测定 其含N、P量,然后稀释1~10倍;

  ②将稀释好的污水放入玻璃器皿中,标上水位;

  ③在玻璃器皿上架上支架,放置用薄膜包裹固体培养基的牧草 苗,使其根系伸入污水中,玻璃器皿置于温室中;

  ④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 水位,培养20~6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⑤待牧草成熟后,移去支架,撒上浮萍,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 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培养2~10天后测定水 中含N、P量;

  ⑥记录水中含N、P量变化情况。

  上述牧草苗的使用量为20-60株/盆。

  上述浮萍的覆盖率为50-80%。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实现了“猪场废水——牧草——浮萍”的良性循环, 做到变废为宝,实现养殖猪场的污水零排放。

  2.本发明将污水处理与牧草、浮萍种植结合,污水经发酵、过 滤后其高氮、磷物质大部分被牧草吸收,达到了良好处理效果。

  3.牧草、浮萍可以用作猪饲料,既营养又节约成本。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依照下列步骤 完成:

  (1)污水的简单处理:取养殖场经简单发酵、过滤的污水(用 AAS先测定其含N、P量)1000mL,稀释5倍。

  (2)将稀释好的污水1000mL放入长方体玻璃器皿中,标上水 位。

  (3)在玻璃器皿上架上支架,放置用薄膜包裹固体培养基的牧 草苗(1.2g,20株/盆),使其根系伸入污水中,玻璃器皿置于25℃ 温室中。

  (4)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 保持水位。培养20~6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5)待牧草成熟后,移去支架。撒上浮萍(0.6g,覆盖率为50%), 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 培养2~1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6)记录水中含N、P量变化情况。

  实施例2:一种生物合理化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依照下列步 骤完成:

  (1)污水的简单处理:取养殖场经简单发酵、过滤的污水(用 AAS先测定其含N、P量)1000mL,稀释10倍。

  (2)将稀释好的污水1000mL放入长方体玻璃器皿中,标上水 位。

  (3)在玻璃器皿上架上支架,放置用薄膜包裹固体培养基的牧 草苗(1.2g,40株/盆),使其根系伸入污水中,玻璃器皿置于25℃ 温室中。

  (4)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 保持水位。培养20~6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5)待牧草成熟后,移去支架。撒上浮萍(0.6g,覆盖率为80%), 每天定时用自来水补足因蒸发、植物吸收所损失的水量,保持水位。 培养2~10天后测定水中含N、P量。

  (6)记录水中含N、P量变化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