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7.17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IPC分类号C02F1/461; C02F9/14
摘要
AMO工艺,首先在除渣池一次性除渣后,利用厌氧有机物分解能力强、抗冲击负荷强、无能耗、无剩余污泥的特点,作为预处理工段;引入新型微电解,改善系统的可生化性,提高对重金属以及磷的去除效率;利用滴滤生物膜法的汽水接触比表面积大、传质阻力小、脱氮能力强、运行费用低的特点,通过改良通风,温控调节等提高微生物活性即处理效率;利用地埋减少环境温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克服暴露地面滋生蚊虫等,从而实现复合工艺的高效低耗,同时,地表作园林水景处理,实现“建一座污水处理站,造一方美丽家园”的企业宗旨。该工艺不仅处理生活污水达一级A标,还可处理工业污水达标排放,而处理费仅0.08-0.15元/吨水左右,占地面积1m2/T。
权利要求书
1.节能型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简称AMO工艺,其特征是此系统 设置在城镇或单位污水的排污口如化粪池(12)或污水排口或污水沟 (13)旁,其内设有沿污水流向顺次连通的除渣池(1)集渣房(2) 厌氧池(3)微电解池(4)调节池(5)布水装置(6)综合生化池(7) 布气装置(8)清水池(9)回用或排水装置(10)设施地表绿化层(11); 其除渣池设置高效除渣机(1.1);集渣房设置集渣车(2.1);厌氧池设 置液体填充料:高效菌种(3.1)和固定填充料:软性填料(3.2);微 电解池设置铁碳催化粒料(4.1)填充骨料(4.2)和铁泥沉淀回流装置 (4.3),隔渣装置(4.4);布水装置设置含自动控制的布水水泵(6.1) 布水器(6.2)布水管道(6.3)布水罩(6.4);综合生化池设置有含好 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的填充物(7.1);布气装置设置有上下布 气管道(8.1)风机(8.2)除臭装置(8.3)透气帽(8.4);回用或排水 装置设置清水泵(10.1)回用或排水管道(10.2);设施地表绿化层作 园艺化处理;每个池子留检修口(3.4)(综合生化池除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物特征是除渣池(1)设置高效除 渣机(1.1),粗细废渣、沉砂一起打捞入集渣车(2.1),此过程自动控 制,无需俩次除渣,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以厌氧为主,厌氧池 池(3)内放置高效菌种(3.1),污水布置为高低交替流态结构,同样 大小的池子,停留时间更多。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以厌氧为主,厌氧池 池(3)内放置高效菌种(3.1),在高效菌种的作用下,自动分解污水 中的有机物,并消化污水中的污泥,使其成为沼气而从污水中分离出 来,当细菌消化污泥量与污水产生污泥量达到平衡时,设施便没有剩 余污泥产生。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在以厌氧为主的同时, 复合引入微电解池(4),这样,污水中的重金属、磷等得到有效处理, 其色度、氨氮以及SS也得到大幅度的降低,设施的适用范围更广。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布水装置(6)设置有含自 动控制的布水水泵(6.1)布水器(6.2)布水管道(6.3)布水罩(6.4), 布水管道(6.3)为低压满流输送装置,提升布水均匀度和布水时间的合 理性。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综合生化池(7)设置有含 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的填充物(7.1),材质可为碎石、木材、 塑料、陶瓷、水泥制品等,实现好氧、兼氧、局部厌氧微生物共生。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综合生化池(7)内部设置 布气装置(8),它有上下布气管道(8.1)风机(8.2)除臭装置(8.3) 透气帽(8.4),为该系统提供氧气并除臭气。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清水池(9)内有回用或排 水装置(10),它设置有清水泵(10.1)回用或排水管道(10.2),可以 将处理达标排放水回用于绿化、冲水马桶等或直接排入河道。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是设施地表绿化层(11)可 以是广场、休闲场地、停车场、园林、水景等。
说明书
节能型污水处理复合技术-AMO工艺
技术领域:它属化学分部污水处理(Co2F)。
背景技术:现在国内用于生活污水地下就地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一体化氧化 沟、AO、A2O、CASS和其他埋地式处理设施,这些设施均需要曝气机构及污 泥处理,传统曝气机构难以降低运行成本,而污泥处理可能导致二次污染或带 来运行管理不便。而且,现在的城镇污水,不仅是生活污水,还含有工业污水, 一般的工艺装置难以处理达标,或不能稳定处理达标,或者能处理达标,但是 处理费用很高。从原理上,已有技术大多数只提出了传统的厌氧和好氧微生物 作用,而没有重视兼氧微生物的特殊作用,以及新型微电解的特殊作用。
发明内容:节能型污水处理复合技术-AMO工艺是针对上述污水处理装置的 缺陷,提供一种污水地下就地处理园艺化成套装置,它具有运行成本低,无污 泥,无二次污染,不投加药剂,占用土地可复用及园艺化,处理出水水质好、 可回用等创新措施。是一次性除渣,以厌氧接触氧化为主,复合新型微电解, 以高效滴滤为核心的地埋式处理系统,简称AMO工艺装置,其发明创新有下七 点:
1.通过改变除渣方式,一次性将污水中的粗细废渣、沉砂通过除渣机一起 打捞收集,无需俩次除渣。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2.通过以厌氧为主,厌氧是不需要耗能的,在高效菌种的作用下,自动分解 污水中的有机物,并消化污水中的污泥,使其成为沼气而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当细菌消化污泥量与污水产生污泥量达到平衡时,设施便没有剩余污泥产生;
3.通过引入微电解,提升系统适用范围、生化性以及对重金属、磷化物和 高浓度氨氮的去除;不仅运用于生活污水,还可应用于工业、养殖等行业。
4.通过布水创新,提升布水均匀度和布水时间的合理性;
5.通过系统控制创新,实现汽水非淹没式接触供氧,实现高效低压通风, 节能减排;
6.通过接种高效微生物菌剂,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
7.通过结构创新,增加滴滤系统对颗粒有机物的容量。
AMO工艺的优点:
1.设施全地埋,占地面积小(处理每天每方污水占地面积约1m2),不占用地 表土地,地表可复用绿地、公园等。“建一座污水处理站,造一方美丽家园”。
2.系统控制简单,完全自动运行、维护简便,无专人值守;
3.处理效果好,水质可达到景观水水质标准(CODcr值可达20mg/L以下, NH3-N值可达3mg/L以下);
4.建设和运行成本低,无需外加辅助处理药剂(直接运行费小于O.15元/m3, 与建立大型污水厂相比,其投资可节省约15%~40%);
5.无剩余污泥,无异味,无噪声,和谐融入周边环境;
6.解决传统技术中COD削减率高,而TN削减率低的问题;
7.设施范围内不滋生蚊虫、苍蝇等病原媒介体;
8.系统运行稳定,几乎不受气候影响:能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正常运行;
9.AMO工艺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进水CODcr值范围为0~20000mg/L。 日处理量范围1~500000M3。不仅运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稍做调整,即可处理工 业、养殖等废水。
10.施工周期短,2个月可建成日处理2000m3污水装置。有利于解决当前严 重环境污染问题的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