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4.08.07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IPC分类号C02F103/30; C02F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脱色率的方法,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将活性染料印花废水pH值调至中性,缓慢加入0.5-2g/L氯化钙并搅拌使之溶解,然后用微孔滤膜将生成的固体悬浮物去除;超声条件下加入0.5-1g/L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环氧数为7)并搅拌均匀保持15min,最后将上述印花废水进行常规二氧化钛光催化脱色。本发明能有效提高二氧化钛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光催化脱色效果,降低印花废水的色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脱色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将活性染料印花废水pH值调至中性,缓慢加入0.5-2g/L氯化钙并搅拌使之溶解,然后用微孔滤膜将生成的固体悬浮物去除;超声条件下加入0.5-1g/L环氧数为7的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并搅拌均匀保持15min,最后将上述印花废水进行常规二氧化钛光催化脱色。
说明书
一种提高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脱色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脱色率的方法,特别是提高利用二氧化钛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进行光催化时的脱色率,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染料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纯棉织物的直接、防染和拔染等印花工艺中。印花时,活性染料与糊料、助剂等配制成具有一定粘度的色浆,印制到织物上后经烘干、汽蒸或焙烘使染料与纤维反应。通常,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只有70%左右,未固色的染料以及糊料、助剂等需要通过水洗、皂洗等工序彻底洗除,最后随印花废水排放。
活性染料印花废水处理的关键工序就是对其进行脱色,降低废水的色度值,使其达到排放的基本标准。对活性染料脱色的方法很多,其中利用二氧化钛光催化效应实现活性染料废水脱色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使用。但是,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不仅受制于自身的光催化活性,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实际活性染料印花废水中含有的各类糊料、助剂等成分都将对其脱色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通常,为使印花色浆体系达到最佳流变效果,活性染料印花常选用海藻酸钠及乳化糊作为增稠糊料。印花后,绝大多数海藻酸钠和乳化糊都将从织物表面去除而进入到印花废水中。海藻酸钠是一种由甘露糖酸和古罗糖酸剩基组成的高分子糊料,当与二氧化钛在水溶液中共存时会对其光催化效果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乳化糊是由石油溶剂和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乳化剂的存在下经高速搅拌而成的乳化液,当从印花织物表面洗除至废水中时易发生破乳分离,也能造成二氧化钛光催化效果的损失。因此,直接利用二氧化钛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进行光催化脱色的效果很差,达不到脱色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二氧化钛对活性染料印花废水光催化脱色效果的方法,降低印花废水的色度,减轻后续废水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将活性染料印花废水pH值调至中性,缓慢加入0.5-2g/L氯化钙并搅拌使之溶解,然后用微孔滤膜将生成的固体悬浮物去除;超声条件下加入0.5-1g/L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环氧数为7)并搅拌均匀保持15min,最后将上述印花废水进行常规二氧化钛光催化脱色。
活性染料印花固色时需要用到碳酸钠等碱剂,因此活性印花废水偏碱性,首先用醋酸调节废水pH至中性。缓慢加入0.5-2g/L氯化钙并搅拌使之溶解,使废水中的海藻酸钠快速反应形成固体悬浮物而通过微孔滤膜去除。随后,在超声条件下加入0.5-1g/L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环氧数为7)并搅拌均匀保持15min。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环氧数为7)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消除废水中乳化糊及残留钙离子对二氧化钛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后,将上述废水进行常规二氧化钛光催化脱色,激发光源为常规的主波长为365nm紫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