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循环厌氧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8-4-30 16:57:25

  申请日2017.10.17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IPC分类号C02F3/28; C02F3/34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底部的污水进入口、设置在反应池上部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顶部的气体出口,所述的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有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下端部设置有一污泥排出口,所述的污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与所述的污泥排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上还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与所述的污水进入口相连通的回流管道,所述的沉淀池内还设置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的沉淀物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的过滤装置的上侧,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还包括一连通所述的反应池的抽气管道,所述的抽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底部的污水进入口、设置在反应池上部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顶部的气体出口,所述的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有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下端部设置有一污泥排出口,所述的污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与所述的污泥排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上还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与所述的污水进入口相连通的回流管道,所述的沉淀池内还设置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的沉淀物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的过滤装置的上侧,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还包括一连通所述的反应池的抽气管道,所述的抽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沉淀池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的反应池内的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滤网,所述的滤网水平的设于所述的反应池内,所述的污水进入口设置在所述的锥形体与所述的滤网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的反应池内输送保护气体的储气罐,所述的储气罐内的保护气体为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内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内,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下两端部与所述的第一隔板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相密封连接,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之间具有一供污水通过的第一水流通道,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与所述的反应池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的反应池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相密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污水通过的第二水流通道,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与所述的反应池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的反应池的前后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进入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的气体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的污泥排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的沉淀物排出口处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的储气罐与所述的反应池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内设置有用于测量反应池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反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反应池内的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检测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厌氧菌,所述的厌氧菌为甲烷菌。

  说明书

  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甲烷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之一,氧气的存在和浓度,会影响各类细菌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正常代谢和分解有机物的功效。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有效的控制反应池内的氧气浓度的污水处理装置。

  申请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底部的污水进入口、设置在反应池上部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顶部的气体出口,所述的反应池的底部连通有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下端部设置有一污泥排出口,所述的污水循环处理装置还包括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与所述的污泥排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沉淀池上还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与所述的污水进入口相连通的回流管道,所述的沉淀池内还设置有一过滤装置,所述的沉淀物排出口设置在所述的过滤装置的上侧,所述的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还包括一连通所述的反应池的抽气管道,所述的抽气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的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沉淀池内的水输送至所述的反应池内的水泵。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池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滤网,所述的滤网水平的设于所述的反应池内,所述的污水进入口设置在所述的锥形体与所述的滤网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生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的反应池内输送保护气体的储气罐,所述的储气罐内的保护气体为氮气。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池内设置有多个上下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的反应池内,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下两端部与所述的第一隔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相密封连接,另一端部为自由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之间具有一供污水通过的第一水流通道,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与所述的反应池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水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的反应池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一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相密封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部与所述的反应池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污水通过的第二水流通道,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与所述的反应池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水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的反应池的前后两侧。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进入口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的气体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的污泥排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的沉淀物排出口处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的储气罐与所述的反应池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池内设置有用于测量反应池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反应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反应池内的氧气浓度的氧气浓度检测计。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厌氧菌,所述的厌氧菌为甲烷菌。

  借由上述方案,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污水循环厌氧处理装置,能够将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并对污泥进行二次处理后排出。并且在反应池上设置了真空泵,能够保证反应池内的无氧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