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污泥水解酸化再脱水方法

发布时间:2018-4-29 10:07:04

  申请日2014.11.13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IPC分类号C02F11/12; C02F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脱水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水解酸化至一定时间后,污泥中的EPS被破坏,其所持的结合水会被释放出来,通过对水解酸化后的污泥进行再次机械脱水,可得含水率60%左右的深度脱水污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脱水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脱水污泥(其含 水率为80%~85%)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水解酸化反应至一定时间后,再 进行机械脱水。

  说明书

  脱水污泥水解酸化再脱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脱水方法,尤其涉及一 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如不经适当处置,将产生严重的二次污 染。污泥处置的最大难点是污泥脱水后,仍含有80%左右的水份, 且这部分水份难以用低成本的方法去除。目前虽有多种处置方法, 如热干化、焚烧、堆肥等,都因为处置成本、产品销路等原因,无 法大规模的使用。目前使用最多的仍是填埋,而填埋是最终要被淘 汰的落后方法。

  之所以污泥脱水后,仍含有80%左右的水份,是由于污泥 的细胞外有一层胞外聚合物(EPS);正是这层EPS的存在,使得 80%左右的含水率成了机械脱水的极限。关于污泥水份与EPS之间 的关系,学者们有海量的理论成果;去除或破坏EPS,能够有效地 降低污泥机械脱水的极限含水率(可达60%左右,一般也称为深度 脱水),也被学者们证实;去除或破坏EPS的方法,学者们也研究 出了很多方法。

  去除或破坏EPS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超声、热等) 和化学方法(如酸解、碱解、芬顿、季铵盐调理、复合盐调理等), 利用这些方法去除或破坏EPS后,其深度脱水的效果虽然很好(含 水率可达60%左右),但其处理成本有较大的提高,与传统的热干化、 焚烧、堆肥方法相比,成本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利用生物的方法破 坏EPS,如污泥消化(包括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虽然成本低,但 却恶化了污泥的可滤性,其深度脱水效果不好。

  统观利用去除或破坏EPS而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的方法, 几乎都是从浓缩污泥着手的。而从脱水污泥着手的,基本没有。本 发明避免了从浓缩污泥着手的污泥消化方法的缺点,从脱水污泥着 手,提供一种超低成本的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

  将脱水污泥(其含水率为80%~85%)进行水解酸化反应,水 解酸化反应至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机械脱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脱水污泥水解酸化再脱水方法的 有益效果是:

  在成本增加很少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含水率为60%左右的 深度脱水污泥。为污泥的后续处置开拓了空间。

相关推荐